当前位置 首页 纪录片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1969》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1969

类型:纪录片美国1970

主演:琼·贝兹,罗杰·达尔特雷,里奇·海文思

导演:迈克尔·沃德利

安琪云1

剧情介绍

原版“伍德斯托克”纪录片,增加了一些元素,包括原片中没有出现的乐队的表演、那些曾参与过的人的额外镜头,以及对自原版以来一直传承下去的活动家、表演者和组织者的致敬。发布。“即便人群在噪音中间纵身跳跃即便明天城市将听见新的语言你已厌倦 疲于进入无聊的三月终于看见自己将眼睛转向火焰 ——lonely leary <游荡者>”

今天聊点和社会学若即若离的话题。

起初萌生参加迷笛音乐节这个念头目的并不纯粹,中间也是几度挣扎想要跳车,多亏朋友亲身的体验经历让我最终下定决心跨过半个中国来参加这场乌托邦式的狂欢。踏进营区之前也只是想单纯地借着听摇滚乐的借口逃离现实,可是离开的时候发现,迷笛带给我的东西变得复杂而醒目。

感动。

其实这个字眼说出来显得矫情而又笼统,可是却没有更好的词来表达这份感情。印象最深刻的是营区的移动厕所,演出结束后每天晚上都要在黑漆漆的移动厕所前排队,可是大家都心照不宣地给前一个人用手机照亮,出来的人会对后面的人说“谢谢了姐妹!”,然后循环往复。

我们可以和喜欢摇滚的朋友挤在帐篷里弹琴唱歌,我们可以在极其寒冷的夜晚拥抱在一起共用一张毯子,我们可以肆无忌惮在音乐中挥舞旗帜。平时独来独往的我其实很难在现实社会中感受到这份细小的温暖,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精致的利己主义思想让迷笛营区里的感动变得弥足珍贵。1969年,美国被笼罩在越南战争的沉闷气氛中,国内激烈的反战活动使美国陷入狂乱。大多数美国人处在苦闷、怀疑、愤怒和不满的情绪之中,而青年人尤甚。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年轻人聚集在纽约郊区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中的一副副纯真的面孔和欢乐的场面。他们放弃了温文尔雅的举止和循规蹈矩的教育,在滂沱大雨的泥泞草地上,随摇滚乐一起疯狂摆动。他们嬉戏、打闹、发呆、冥想;他们唱歌,跳舞,做行为艺术⋯⋯他们以这样的形式表达和发泄对战争的厌恶,嘲笑和蔑视着虚伪的政治和平庸的文化。 ————《1969 Woodstock》

包容。

“所有人都应该来一次迷笛

不是为了阵容 不是为了乐队

就是单纯地享受着人人平等的生活方式

男孩子可以和男孩子接吻

女孩子也可以牵着心爱的女孩子

不用在乎胖瘦 谁都可以自信地穿着吊带

满身纹身也不会有人肆意揣测你的生活

抽烟喝酒也不会有人带着有色眼镜看你

大家会指着梳莫西干头的小姐姐说好酷

和陌生人打招呼都能得到热情的回应

你可以开心地站起来跳舞 也可以躺在草坪上晒太阳

在这里人们只选择和在乎自己开心的样子

这才是生活中最真实地状态 这才是热爱生活”

之前文章里提到的“拟剧论”,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总是扮演着别人倾向的愿意看到的社会角色。在迷笛才切身感受到人们从生活中解脱出来回归自己的真实样子,洒脱的自信的开怀大笑的情绪饱满的模样实在是让人羡慕。

三个舞台和众多的乐队也充分体现了迷笛的包容性,不同人的音乐品味得到了满足,台湾的独立乐队极大鼓励了内地乐队的发展,我们也能看到内地的摇滚乐队越来越好。其实这也启发着我们个人变得包容,当我们在接触某些亚文化的时候,不要视之如猛虎野兽。

勇敢。

是的没错,就是勇敢。

迷笛音乐节大概是中国氛围最好的音乐节,理论上,越是影响力大的集团就越该变得“小心翼翼”。

可是迷笛没有。

最佳摇滚男歌手颁奖的时候我在现场,坐在草坪上吹着已经有些凉意的寒风。那个名字被喊出来的时候,全场的气氛达到了高潮。

我们之前愤慨过抱怨过,为什么这么优秀的音乐人会以这样的方式消失。可是当迷笛宣布这个名字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呐喊嘶吼,有所有人都泪流满面

原来我们都懂,那其他一切都不重要了。

那天晚上,我们在深夜围坐在一起,无限循环地放着他的歌。

迷笛是勇敢的

我想我们也应该变得勇敢。

在《1969 Woodstock》之后,我们再也见不到这样的摇滚音乐纪录片了,一并消失的还有这样的音乐节。

乌托邦毕竟是乌托邦

但是,它却仍旧是人们逃避现实与丑恶,寄托理想、爱与和平的最好载体。

以上。

了解更多社会学视角,欢迎关注SociologyExploration

一个关于社会学的泛科普平台,与社会学同游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24-2025 安琪影院 www.539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