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爱情片 《冷酷媒体》

冷酷媒体

类型:爱情片美国1969

主演:罗伯特·福斯特,弗娜·布鲁姆,彼得·博内兹,玛丽亚娜·希尔

导演:哈斯克尔·韦克斯勒

安琪云1

安琪云2

剧情介绍

故事发生在1968年的美国芝加哥。人们反对越南战争和麦卡锡主义的声音越来越大。一场强大的民主运动正在等待被击退。局势已经发展到了非常紧张的阶段,有些触动。会立即爆炸。约翰(罗伯特福斯特饰)是一家电视台的摄影记者。他亲眼目睹了事发大山的动向和下落,事发的前因后果,有幸成为了事发的一员。一次偶然的机会,约翰遇到了一个名叫艾琳的女人(维娜布鲁姆饰),她的丈夫在越南战争中惨死,约翰很同情艾琳。久而久之,约翰逐渐爱上了善良坚强的艾琳,而艾琳也爱上了正直的约翰,两人走到了一起。然而,这段恋情遭到艾琳的儿子哈罗德(Harold Blankenship)的强烈反对,他毫不犹豫地以离家出走的方式抗议。然而,就在哈罗德离开家的那天,骚乱爆发了。 ,艾琳很伤心,很想找到她的儿子。这部电影由哈斯凯尔·韦克斯勒编剧、导演和拍摄,哈斯凯尔·韦克斯勒是一位在 1966 年和 1976 年两次获得奥斯卡奖的著名摄影师(Star 的摄影师),但《冷酷传媒》未能与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哈斯凯尔摄影导演《Boundfo》相提并论最佳摄影奖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谈到他理解媒介的根本出发点就是“媒体是人的延伸”。麦克卢汉将媒介从冰冷的外在存在中解放出来,把它变成了人的身体、精神的延伸。1964年,麦克卢汉理论的产生不能不说与当时美国社会的极具动荡有着密切关系,彼时靠传播小道消息、打口水仗生存的传媒业已经变成了“改变、塑造和控制人的组合方式和形态”的重要力量。可是随之而来的是媒体在定义自身角色时却滥用了这种权力,从而产生了一系列伦理问题。在麦氏理论提出后4年,韦克斯勒这位二站老兵就用一部先锋、激进的电影《冷酷媒体》给了美国新闻业当头一棒。在这部影片中,媒体的形象就如同介于上帝和小丑之间的“medium”,并且还是一个“cool”的媒介物。    韦克斯勒作为好莱坞的一位著名摄影师,曾掌镜过诸如《灵欲春宵》、《飞跃疯人院》等经典影片。这部自导的《冷酷媒体》却让观众感觉他似乎更适合当一个新闻人而不是去拍电影。电影原始剧本与后来的《冷酷媒体》南辕北辙,而如此大的改变正是由于韦克斯勒感觉到了1968年美国社会的蠢蠢欲动,他想要拍摄一部能够记录时代的电影。1968年的美国,约翰逊继续让国家在越战泥潭中深陷,此时的越共在顶过美国新一轮的狂轰滥炸后开始组织力量反击,美军伤亡进一步扩大。而在美国国内,嬉皮士文化运动与反战运动、平权运动、性解放运动相结合,民众情绪狂热。4月马丁•路德•金遇刺更是火上浇油。韦克斯勒不想要一个好的故事,他只是想方设法要把这个故事放在时代背景中去。他大幅改动剧本,哪里有新闻就去哪儿拍摄。    1968年的芝加哥,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在即,韦克斯勒回到他的家乡将这次党代会作为故事中心。一个男孩寻找心爱宠物的故事变成了一个芝加哥新闻记者的工作、生活纪录。在影片一开头,韦克斯勒似乎就打定主意要将媒体重新拉回到“cool”的状态中来。在阴暗的隧道口发生了一起车祸,约翰与格斯在事故现场拍摄新闻,在前后左右各角度拍摄后,他们回到了自己的车上,拿出对讲机汇报说车内的女性伤者还活着。在这个引起了极大争议的段落中,韦克斯勒将以约翰为代表的新闻人冷酷、麻木的特点放大,提出了一个尖锐的媒体伦理问题。接下来,韦克斯勒的创作意图就显现出来了,约翰接着又去报道国民警卫队的一次演习情况。此次演习是专门针对有可能爆发的大规模示威游行而安排的。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次真实的演习。除了约翰是演员,其他的都是真实的国民警卫队成员。韦克斯勒将原本的“虚构”变成了“真实”,电影的背景被真实化了。在影片结尾处长段的游行场景和民主党大会的实景拍摄让这部故事片俨然变得更像是一部纪录片了。    当然,韦克斯勒的电影风格并不单单就是“纪实”这么简单。《冷酷媒体》的电影风格非常繁杂,除了“真实电影”所追求的那种直接摄影外,韦克斯勒还将卡萨维茨式的独立电影即兴创作风格和戈达尔式夸张、抽象的新浪潮风格结合起来。前者体现在大量手持式摄影的跟拍镜头上(当时还没有斯坦尼康),而后者则是在约翰与艾琳参加舞会时阴影与大面积色块混合的构图上(在约翰家中挂有贝尔蒙多的画像,四脚朝天的汽车也与《周末》中的场景极其类似)。    影片的主要剧情极其简单,约翰由于一次误会认识了贫民区小孩哈罗德,从而与哈罗德的母亲艾琳有了接触,并慢慢产生了感情,开始渴望家庭的温暖和凡人的幸福。哈罗德与艾琳是阿帕拉契亚农业、贫穷的代表,是白人社会的底下层。而这个改编剧本对初稿剧本最多的一处保留就是哈罗德喜欢驯养信鸽。韦克斯勒刻意保留这个设置的最大原因就是鸽子能传达出某种和平与希望的含义来,从而稀释掉影片中过于浓重的政治气息。在看到影片中约翰这个人物形象时,观众很容易发现他由当初冷酷形象慢慢在向温柔、和蔼的父亲形象转变,同时从他因为素材被FBI盗用而感到愤怒的段落,也可以看出他还是有原则和道德底线的。影片中少有的几个温情镜头,虽不能完整解释这种转变的合理性,但也暗含了韦克斯勒对冷酷回归温情的强烈诉求。韦克斯勒着力于将各个阶层都融入到影片中去,艾琳因为越战而失去了丈夫,挣扎求生于社会底层。从68年夏天华盛顿的大游行中的黑人到芝加哥黑人聚集区,黑人形象在《冷酷媒体》中也被推到了前台。在约翰报道一起黑人出租车司机归还乘客遗失的现金,但却被警察怀疑的新闻时,我们明显感到媒体主管对这个新闻不管不顾,而黑人也在抱怨媒体对他们的无视。在约翰和艾琳看到马丁•路德•金的演讲录像时,约翰感到了弥散开来的暴力气息。现实的发展和韦克斯勒预想的一样,就在影片的拍摄过程中,传来了罗伯特•肯尼迪遇刺的消息。韦克斯勒敏锐地将其加入到了电影中。同样,芝加哥的大游行也成为了影片最后高潮部分的绝佳场景。另外,影片中有大尺度的裸露镜头,似乎也暗示出性解放的意味来。    《冷酷媒体》开头部分备受争议,结尾同样如此。约翰找到了因为寻找哈罗德而走失在游行队伍里的艾琳,没想到在离开时却发生了车祸。车祸的剧情首尾照应,此时一台巨大的拍摄示威游行的摄像机却转过镜头对准了观众,屏幕被巨大的黑暗笼罩。韦克斯勒对媒体旁观者的态度感到失望,他们实在是过于冷酷了。有趣的是,2012年北约峰会在芝加哥举行,大批民众聚集游行,高龄的韦克斯勒再次拿起摄影机拍摄、采访游行的群众。当1968年的场景和2012年的交叉出现时,历史的荒诞感呼之欲出。一个对我印象极深的镜头是,当游行者聚集时,就在队伍旁边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办公大楼却关闭了所有的大门和窗户。韦克斯勒对媒体再一次的冷眼旁观感到失望,“也许他们觉得这够不上新闻吧。”44年之后,媒体依旧冷酷,韦克斯勒当初的判断还远没有过时。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24-2025 安琪影院 www.539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