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恐怖片 《浮士德1926》

浮士德1926

类型:恐怖片1926

主演:格斯塔·埃克曼,埃米尔·雅宁斯,卡米拉·霍恩,弗里达·李察

导演:F·W·茂瑙

安琪云1

剧情介绍

上帝和魔鬼梅菲斯特(爱米尔·强宁斯EmilJannings饰)以浮士德的灵魂为赌注打赌,梅菲斯特坚称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大学士浮士德(格斯塔·埃克曼GöstaEkman饰)会在欲望的引诱之下日渐堕落,而上帝则相信浮士德的理性终究会打败欲望。  梅菲斯特化身成为一条黑狗来到了浮士德的身边,并且成为了随时随地满足他任何愿望的仆人。在梅菲斯特的带领下,浮士德返老还童成为了神采奕奕的青年,并且邂逅了单纯善良的玛格丽特(卡米拉·霍恩CamillaHorn饰),在梅菲斯特的作弄之下,玛格丽特坠入了爱河,却在意外之中误杀了自己的母亲,她的哥哥亦死在了浮士德的手中。绝望的玛格丽特最终因为杀死了自己的孩子而被关入了监狱之中,而浮士德的旅途却并未走到尽头。音乐奏响时,一切便归于静默。静默悄然等待影片的上幕。随着音乐的高扬,低沉,起伏着的,也是内心深处涌动着的情感。色彩隐退了,光亮处,人物的表情,活动便都显然。你知道他们发生了什么事,你感受到他们内心深处翻涌着种种复杂的情感。你不得不用心去感受。他们什么也没说,但是都完完整整地表达出来了。在一片静默中,在光亮处,伴随着音乐的悲伤与欢乐,这一切活动仿佛驻在自己的心上开始。你没有被牵着走,默片把你带进一个场景,那里的人们正在追寻着什么。伴随着的音乐,仿佛是来自内心的呼喊。
 
不是吗?低沉的音乐,稍带点令人不安的音素,是魔鬼的狰狞与愤怒。缓慢而忧伤的音乐,正是浮士德看到人们一个个在瘟疫的蔓延下倒地时无助与忧愁的内在表达。短促而欢快的音乐响起,人们正在小镇上欢歌舞蹈,翻跟斗,耍杂技,用手指头做皮影戏。连同画面也是那样美丽动人,一半是台上放映着的皮影戏,一半是台下观众们观看时的场景,相映成趣,无不契合的欢乐,自成一幅人间自在安然的风俗画。但是音乐转而进入低沉,带点令人不安的音素。魔鬼出现了,俯瞰着整个小镇,一片黑暗便遮住了大半天空,如同要吞噬人间存有的喜气。“邦”的一声,台上耍杂技的人倒下了,再“邦”的一声,倒下便不再起来。一阵静默后,人们纷涌着上前搀扶起他,惊觉是瘟疫。“瘟疫。瘟疫。”多么可怕的字眼,吓得人们慌乱而逃。人倒了,帐篷也翻,一切蔓延如同大风铺天盖地而来,连同音乐也是这般澎湃,一波泛过一波。音乐正是人们内在的表达。当浮士德思考时,缓慢的音乐是带着他的思考的,那样绵长与沉静。少女凄怨般的哀求,使得音乐也是那般哀婉,悱恻,缠绵。
 
毫无粉饰,光亮中,我们才能看到真正重要的东西,是人们打自内心发出的表情与活动,是随着音乐起伏着的内心深处的呼喊,这使我们在静默中,置身于影片中,能够感受到的什么是悲伤,什么是欢乐。克雷顿陷入爱欲的海滩,我看到她陶醉于痴心的初吻,采摘一朵小花,在爱与不爱间问询,完完全全沉醉在爱的无穷回味与朦胧遐想中,那时,也只有悠扬而抒情的音乐才能够表达她内心隐蔽着的的欢愉与紧张。浮士德握紧双手,倚身树边翘首窥望克雷顿与孩子们玩游戏,那是爱恋之心的焦灼与企盼。随之抒情的音乐,仿佛飘从一个恋爱的神秘花园中,充满浪漫爱情的诗情画意。但是你听,音乐里潜伏着不安,这一切并不顺利,魔鬼使劲全力刮起了大风,妈妈被惊醒了,房门被打开,谁都会被吓倒,哥哥愤怒赶来,带来一团火般,与浮士德把剑殊死决战。凶恶的魔鬼一把剑好不轻易刺死了哥哥,悲怆的音乐,任谁听了都会痛心。更可怕的是,人们,连同克雷顿的哥哥,从此把克雷顿划归为荡妇。凄婉的音乐,预示着克雷顿从此被世人孤立的悲惨人生。
 
音乐再也没有欢快过,而后所有轻快的音乐便只是克雷顿自以为抱着孩子的幻觉场景,现实与幻觉的反差竟是这般强烈。人们的心被克雷顿的命运牵动着。她孤零零的,精神萎靡着,走回空荡荡的家。一切已是不复存在,妈妈不在,哥哥不在,往日欢快的生活已不在,与前面我们看到的,哥哥蒙住妹妹的眼睛,送给她迷人的披巾时带给妹妹莫大的惊喜,形成巨大的反差。现在,唯一能够引起她幻觉的便是妈妈空荡着的椅子。“妈妈。妈妈。”字幕上出现的字眼就像克雷顿内心的呼喊。她整个人扑倒在椅子上,一头栽进自己的往后孤苦的命运里。
 
不只是音乐,画面同样触动人心。歌剧音乐与画面协调到了高度的统一。影片里最触动我心的便是克雷顿在雪地里冻晕的场景:克雷顿幻想着摇动摇篮呵护小宝宝而事实上却是雪慢慢淹没了她们,十分悲惨,这个画面给人心灵的冲击是巨大的。而最终被淹没时,我看到她们身边斜倚着的一个大十字架,仿佛是对她们凄苦生活的一种悲悯。另外,哥哥倒地后,魔鬼狡黠着跑出去,双手在嘴边打开喇叭状,对着镜头大喊,“杀人了。”又跑到小巷路口,朝向外面的房屋,朝向镜头大喊,“杀人了。杀人了。”而后是幸灾乐祸双手高举扬长而去。场面并未结束,这时,黑暗中,一处角落打开窗户,探出来张望着的一盏灯,另一画面,又一盏灯亮在路口,引来人们出门张望与讨论,魔鬼的幸灾乐祸,狰狞狡黠与人们集群窥探的活动跃然屏幕,让我觉得是一幅幅镶嵌在生活中的艺术画,熟悉又美丽,韵味别致。同样,浮士德与公主在闺房缠绵,魔鬼晃动高悬墙上的灯火,使得氛围带上缱绻的暧昧。魔鬼带着浮士德飞舞的画面又充满诗意与浪漫,带着年轻欢愉的无限遐想。
还有这样一幕,照样触动人心:一名虔诚的传教士站在高处,高举十字架,向绝望中的人们布道,告诉大家,只有善良的人才能够得到拯救,只有信仰才能超越死亡,“忏悔,快点,祈祷。”“有信仰的人才可以活下去。”仰拍的角度充分显示信仰的高度。而另一部分人,则嘲笑着这名传教士的观点,她们肆意狂欢,在纵情声色中迎接死亡的来临。“我们还活着,我们还能爱。”“我们应该死在舞蹈之中。”随着魔鬼巨大的头像出现,带来可怕的瘟疫,人们练跳舞的欢乐也没有了。这让我试图置身于到中世纪,试图感受那时的人们对宗教神学,对人生信仰是一番怎样的思考。“信仰没有用,知识也没有用,所有的一切都是一场空。”浮士德看着人们一个个倒下,自己却无力解救世人感到万分失落。他颓丧着走回书房,把书籍都投入火海。
 
静默中,我置身于影片,感受着浮士德是怎样被魔鬼一步步诱惑着。当看到人们一个个在瘟疫的蔓延下倒地时,浮士德万分无力,气恼着把书籍投向火海,在这种情况下,魔鬼却出现了,魔鬼诱惑他,就一天,让他归从魔鬼,借魔鬼力量拯救世人。救人心切,契约上金晃晃的字眼怎能不把浮士德救世的切心俘获。在归依魔鬼,遭世人摈弃时心情沮丧想着死去时,魔鬼又在他的药水里投射出他年轻的模样,激起他年轻的欲望。当这欲望被魔鬼牵惹时,一触动,便不可收拾。他看到诱人的公主,美貌的女子,尝到醉人的初吻,恰巧这一刻,魔鬼告诉他一天的时间到了,该回到年老状态,无可遏制之下,他把自己的一生投掷出去,用下辈子的奴役换回此刻年轻的狂欢。在特定的时刻,人的欲望是这样被牵惹而出的,当欲望把眼前的地板铺满,人们总是容易被囿在一个圈子里,欲罢不能,欲罢不能。要么是自己控制欲望,要么便是欲望控制了自己。当一切回归静默时,浮士德才会恍然,“我真希望自己没有年轻过,带来了这么一场悲剧。诅咒,诅咒这年轻的幻觉。”
 
默片本是无声,但是人们的内在情感已在光亮处得以表达。我却感到,影片中,即使人们听到对方的话语,也始终没有听到人们内在的心声。当克雷顿妈妈,哥哥看见她与浮士德在一起时,都是冲动的否决。妈妈一下子惊慌倒地,哥哥气愤地要人们惩罚自己的妹妹,叱责她是荡妇。克雷顿被绑在石柱上,底下的观众竟像看玩偶般,嘲笑与讽刺,更有年轻女子,看到漂亮的克雷顿从此不再纯洁而幸灾乐祸。雪地里,只要知道她是克雷顿,便不给她开门,殊不知,据生命于凄冷的雪地中,已是不仁道。可悲的是,将士也是如此,看到克雷顿与孩子埋没在雪地上时,什么也机会也没有给她清楚解释,随即断决是克雷顿杀死自己的孩子。
 
音乐戛然而止时,一切便归于沉寂。我被带入到浮士德生活的那个时代。什么才是一生值得追寻的。信仰在哪里?人们该追寻些什么?而影片本身,也是一个追寻的过程。屏幕上,年轻的浮士德拊首张望远方。魔鬼说,“尝遍了生活所有的快乐,一再纵欲,一再动情,但你还是不满足。你还想要什么?一个女人,一场赌博,一场纵酒狂欢?你要什么我都给你。教皇的皇冠?”浮士德不动声色,目不转睛地望向远方。在沉寂中,他悄然看见一幅美好的图景——那是家。那是爱。
 
有爱的人生,才是人们活着的企盼。影片的最后,火刑场景上,浮士德与克雷顿纵身火海,便是爱得以实现的最大救赎。银幕上出现一个硕大的:爱。这正是上帝要告诉魔鬼的——拯救世界的唯一力量便是“爱”。 ——“一个全世界都回响的字,一个带着悲苦和哀伤的字,一个化解所有人类罪恶的字,一个永恒的字”——爱。
 
 
 

猜你喜欢

  • 末日警钟

  • 正片

    恐怖角

  • 超清

    夏日月光

  • 超清

    火山爆发之天摇..

  • 正片

    富江之恶魔再生

  • 新咒怨(美版)

  • HD

    血湖

  • HD中字版

    失魂记忆

Copyright © 2024-2025 安琪影院 www.539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