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纪录片 《与马克·容森探索声音奥秘》

与马克·容森探索声音奥秘

类型:纪录片美国2021

主演:马克·容森

导演:内详

剧情介绍

AppleTV系列纪录片《Exploring the Mysteries of Sound with Mark Ronson》(Watch the Sound With Mark Ronson,暂译)发布官方预告片! Mark Ronson 担任主持人,嘉宾包括 Paul McCartney、DJ Premier、Charli XCX (CharliXCX)、Dave Groh、Questlove 等。他们将一起讲述音乐创作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以及制作人和创作者为寻找完美声音而奋斗的过程。他们将一起探索技术与音乐的交集。

Apple TV和Netflix今年出的几个音乐相关纪录片都特别好。

作为一个从低端码农转行来的媒体音乐/声音制作者,再次从业内大佬的经验里得到了自我价值观的验证---现代音乐/声音制作是基于技术的自我探索。换言之,如果你一开始就想着找所谓师傅带路,那你可能不太合适这个行业,除非你只想做按部就班型的事务类工作或者你的师傅是业内超级大佬。

首先揭发一些现实:

1,现在的音乐制作从业者,来自音乐类科班院校出身的并不太多。很多音乐学院学生,最终做了跟音乐没有关系的工作,即使做音乐相关的,很多也是教育类/演奏类/学术类/艺术作曲,真正进入音乐制作行业的不多。从没学过音乐,看不懂谱子的人大有人在(有天赋的人不需要看懂谱子和学什么乐理,真的,不骗你。)。

2,作曲/编曲/制作是完全不同的领域,会作曲不一定会编曲和制作,会编曲/制作的不一定会作曲。但是现在作曲/编曲/制作全包的全栈制作者变多了,尤其是在媒体音乐/声音领域。

3,音乐制作是一个非常大的领域,它不仅仅是把音乐制作出来的作曲/编曲/录音/后期,还包括了很多细分的专业领域,比如有专门制谱的人,有专门做音色的人,有专门做声音素材的人,更不用说做软件/硬件/乐器/商业声音素材的公司了。

一个有趣的现实是,不少软件/硬件的开发者,并没有什么音乐知识,对于他们的产品的可能性,并没有太多想法。就像纪录片里的Autotune,TR-808以及失真效果,最早的开发者在开发的时候根本想不到现在的人们竟然这么使用他们。

4,音乐和声音设计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未来音乐和声音设计会没有区别。

这部系列片,讲了auto-tune,采样,合成器,混响,鼓机,失真。就个人感受而言,所有的主题里贯穿的核心是对音乐/声音表现的自由探索。如果人们永远是重复过去的东西,把过去的音乐奉为金科玉律,音乐绝对不会是今天的样子。现代音乐能发展的今天,就因为有那么一群人想探索音乐/声音表达的可能性,拓展声音表现的边界,去更自由地更个性的表达个人的所思所想(看过西方音乐发展史的人,也会有这种感受)。信息的自由流通会放大探索的成果,可以让小众变主流。(题外话:港台音乐能在80年代-90年代风靡一时,很大程度是因为它们没有跟世界音乐的发展脱节)。

自发的自由探索真的比找人学有用的多。尤其是在音乐制作领域,因为它就没有标准答案。行业标准,人们的审美都在变化(笔者在做低端码农的时候几乎每天晚上每个周末都是在摸索。想知道那些美妙的东西是怎么做出来的,从结果倒推非常有效率,偶然的发现更有趣)。30年前,所有的音频工程师都想要声音听起来更温暖更通透更清晰,80-90年代的音响系统都追求hi-fi,谁能想到如今低音质的lo-fi竟然成了一种不可小视的音乐门类。80年代,人们绝不会想到30多年后CD会被抛弃,人们重新听起了黑胶唱片和磁带。80年代的音乐人欢呼数字合成器终于听起来更像真实乐器,纷纷卖掉了手中笨重昂贵的模拟合成器,谁能想到如今人们又纷纷追捧起声音温暖有力的模拟合成器。就连DAW领域,稳坐行业20多年的老大哥Pro Tools,Digital Performer,Cubase,Logic也会被后期之秀Ableton Live, Bitwig Studio, Repear, Studio One围攻。软件采样器Kontakt在2000年代干掉了几乎所有硬件采样器,可如今硬件采样器又回来了,大的采样音色库制作公司(Spitfire Audio,Orchestral Tools等)干脆自己做起专用软件采样器,Kontakt的老大地位也收到了冲击。音乐制作领域,这种时代巨变的例子数不过来。唯有秉承Open Mind,自己去发现去探索,才能不落后时代。

话说回来,现在国内的音乐制作环境怎么样呢?据我所知,厉害的人特别厉害,但是整体还是有点落后,而这种落后并不是技术上的,而是在理念上。

先说厉害的。家里一大堆经典硬件/最新硬件的制作人不少,都能让欧美日大佬垂涎,制作理念紧跟技术发展和时代潮流。也有开发个性化合成器硬件和软件的公司和个人,比如Ample Sound,三体科技,sE话筒,Ashun Sound Machines,CME,合成器设计师孟奇都享誉海外。欧美吃得开的声音艺术家,也有很多。2020年《乐队的夏天》上大火的Mandarin的Chace老早就在欧美红了。国内的新录音棚,设备都很高级,可以吊打欧美日。来欧美日学音乐的人也越来越多(比如我坐标的东京,5年前很少有看到学音乐的留学生,这几年特别多),这些人已经在深刻改变国内游戏音乐/影视音乐的水平,很有希望。

说理念落后,落后在哪呢?

国内在50年代~70年代与世界音乐发展脱节是客观事实,这就造成了很多现代音乐制作基本概念在国内缺乏共识,甚至连准确的定义都没有。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天天说电音电音,到底什么是电音?国内的电子音乐跟国外的电子音乐基本不是一个东西。用合成器用电脑来做的音乐就叫电子音乐吗?可惜,并不是。了解电子音乐的出现与发展过程,就会知道问题在哪。

同样因为很多现代音乐制作基本概念在国内缺乏共识或者没有准确定义,别说一般人了连一些从业者都不知道特定乐器/特定处理方式/特定音色的内涵意义(context)。比如大家都说电钢电钢,可真正的电钢(以Rhodes,Wurlitzer为代表的Electric Piano)跟大家口里的电钢(实际是数字钢琴)根本不是一个东西。弹吉他的都喜欢的失真,而失真是音量的动态特性而不是一种“效果器”。有人可能会说,不用被欧美那套牵着走,要走自己的路,想法是可以,但至少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上已经有了什么,有什么共识,这样至少你可以避开那些已经有的东西做真正的独一无二的“民族”的东西。

然而这种追溯过去的学习是很花时间的,在国内更难。首先中文资料几乎没法看(也是因为中文资料对专业术语/名词缺少共识,同一个名词翻译各不相同,有些译者自己也搞不懂音乐制作,翻译出来的东西令人匪夷所思),只能看外文(笔者6年前为了搞清楚合成器是什么东西去日本amazon买了几本日语的讲解合成器的书,后来转为全部看英语版)。Youtube上也有很多讲音乐制作历史,历史有名硬件/手法的频道,都特别有趣。

(没有疫情的时候,东京经常有线下的世界规模音乐交流活动,各路大佬都会来,比如片中的Suzanne Ciani我都曾见过,还有一些大佬比如冨田勲,川井宪次,松武秀树,Spitfire Audio老板Christian Henson,Stranger Things的作曲家Michael Stein等等都在线下活动里见过甚至说过话,大佬都挺喜欢跟人交流的。他们是音乐制作历史的见证,可以知道很多过去的事情)

很多硬件/软件,真的要自己去摸摸才知道是什么。比如剧集里说的合成器两大派别,以Moog为代表的东海岸合成器和以Buchla为代表的西海岸合成器,不实际体会很难体会这两大派别的区别。这几年很火的模块合成器,不实际摸摸可能真的摸不到门(这几年有了个模拟软件可以不用摸硬件了,不过前几年的电脑根本跑不动模块合成器模拟软件)。现代的设备/软件还好,70-80年代的老设备国内可以接触的环境还是很少(虽然闲鱼上也是有卖的),笔者所在的东京有几家全球知名的老合成器商家比如Five G(在这部片子里出现了)和Echigoya Music,笔者经常去这两家淘宝,至少这部片中的所有的设备我都摸过,有的也买了。这在国内还是挺不容易的。

此外,以“民族/国风/古风”为名画地为牢,拒绝开拓眼界也是阻碍理念进步的石头。有谁听过真正在古代被演奏的音乐?只要没有以具体声音呈现的资料,真正的古代音乐就很容易在传承中被人为改变(尤其是在没有通用音乐记录法的情况下)。所以现在的所谓“国风/古风”是一个伪概念,它根本就不古;何况五声音阶欧美亚非拉的原住民音乐里都有;被当代“古风”玩家玩滥的套路大多是日本90年代就泛滥的套路;也不能因为用民族乐器要素就说这是国风/古风(有人用中国民乐去表现西方古典音乐,那能叫古风/国风吗)。可就有很多人喜欢打着“民族”的口号搞事情(徐梦圆是个笑话,业内共识)。宣扬/发扬传统民族特色完全可以,但,不应该是现代音乐制作的目的。这几年横扫欧美亚的韩国K-Pop可有半点传统半岛民族特色?在世界音乐发展的潮流里弄出具有普遍认同的现时影响力更有意义和价值,在此之上用民族特色突出特征,是锦上添花,有更好,没有也无所谓。在海外有形象力的国内音乐家/制作人虽然不是那么多,比如王璐,孟奇,严峻,maf等,有的在现代音乐形式上结合了民族要素,有的没有,但他们都在海外圈子里树立了现代中国音乐制作的好的形象。

总结:

在音乐制作领域,自发的探索比找老师学习重要。学好外语掌握最新资讯非常重要;开拓眼界,Open-mind异常重要。钱包也很重要,音乐制作比摄影什么的烧钱多了。

Copyright © 2024-2025 安琪影院 www.539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