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动作片 《花旗小和尚》

花旗小和尚

类型:动作片美国1992

主演:Reese Madigan,Trent Bushey,金大贤,Billy Ch..

导演:卢远鸣

剧情介绍

-->剧情介绍:在香港国际散打争霸赛中,美国小将卡森被特里弗击败,当众羞辱。为了报仇雪恨,消弭仇恨,卡森萌生了去少林寺出家修武的念头。他来到嵩山脚下,遇到了一个名叫阿诗玛的女孩。阿诗玛带着他来到少林寺门口。卡森好奇,误入经堂,被踢出了山门。他感到失望和沮丧。在阿诗玛爷爷的带领下,他不惧烈日,不惧风雨。破例收卡森为少林弟子。卡森进入圣殿后,首先与兄弟姐妹一起工作。过了一会,卡森显出不耐烦的样子,听着摇滚乐。桑德大师原谅了他的错误。然后他展示了他在武术方面的能力,并想比其他人更聪明。他不小心打破了雕像。三德大师再次原谅他,趁机传授少林武功……

武侠,似乎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独有的乌托邦。而细究武侠的世界,能找到更多武侠以外的东西,例如,属于中国人的情感世界,还有看待它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 这或许是包括桃子在内的许多国人,至今依然执着于那个曾经的武侠梦最根本的原因吧。

1992年香港人导演,改编自美国小说,美国投资合拍,长春电影制片厂参与制作,在德国首映的《花旗小和尚》,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视野,去审视武侠的魅力。

我想,很多80后可能对这部豆瓣评分才6分的雷片会有印象,原因是刚刚兴起的CCTV6曾反复播出。那时我应该才上小学四五年级吧,会定期去邮政局翻阅中国电视报来看节目播出安排表和相关电视剧介绍。一看到会有这部电影的播出,必然守在电视机前定点观看,还郑重介绍给我的爸爸,结果他看了不到20

当时,电视节目的刚刚丰富(终于从几个台变成了十几个台),给整个童年都处于半封闭的我们打开了全新的世界。人心总渴望走向更宽广的地方。从这部电影参与方我们就大约可以看出整部电影的良苦用心:无论是出于“文化自信”的展示,又或者是西方以中国武侠为镜的反思,《花旗小和尚》这部完全谈不上多出色的电影,呈现出了一种奇特的质感,到了二十六年后今天,或许会更加让人感喟。

这个“偷师学艺”加“雪耻”的故事模式极其极其老套,基本上是中国一千多年来武侠故事的基本母命题,它的特殊之处在于,这是一个“花旗”小和尚,《America Shaolin》。一个来自美国语境中的普通青年,突然闯入了古老的中国武侠系统中,那么文化冲突必然随之而来:我们是如何看待彼此的?

或者说,我们曾经是如何看待彼此的

在影片一开始,作为“反派”的美国拳王特里弗,就在性感美女的媚眼、教练组的前呼后拥以及一堆的数据报表中展示自己的强大:“本回合出脚次数29次,有效点78%,平均力度325镑,出拳34次,有效点82%,平均力度152磅……”他的陪练当中,甚至还有一个模仿中国武侠标志人物李小龙的——当然,招呼他们的,自然是特里弗毫不留情的老拳。在决赛遇到卡森以后,他不仅要打败对手,还要羞辱他,甚至在比赛中当众扒下了卡森的裤子。到了影片最后的上海国际武术比赛,丝毫未改的特里弗打败卡森同门后,为了逼卡森出手,他不顾比赛规则痛打已经倒地的对手;为了和卡森比武时“胜利”,他在对手施礼时就发动攻击并且耍阴招;在卡森将其打倒伸手搀扶时偷袭对方,用腰带勒住卡森脖子想置他于死地——显而易见,特里弗的强大,充满了欲望,咄咄逼人、不知节制、不择手段和“dirty”,他崇尚暴力,视凌辱对手为乐趣,陶醉于秀“肌肉”、秀“力量”,秀“胜利”。

成长在美国的散打选手卡森,却有一位风度儒雅的中国师父,因此,在最初的比赛中,他特立独行的始终用东方鞠躬抱拳方式行礼,面带微笑,温文,谦逊而低调。惨败后的卡森一度心灰意冷,知道自己的师父原来并非出自少林,而少林,则是中国武术的神圣殿堂后,他立即振作精神决定要去少林学武“What’s holding me here ?”(我对这里有什么可留恋的?)与其说卡森是抱着“学武”的目标想要成为少林弟子,不如说是为了实现师父毕生的梦想,而这梦想背后,则是对他所从属的世界特里弗式“武”的厌弃。

赖在山门前不走的那几天里,饱受风吹日晒之苦的卡森说:

I guess the sacrifice made me feel in control.
牺牲使我觉得能够自我控制。

被卡森误认为扫地和尚的少林方丈三德则赞许道:

Much of the training of the temple is in the that direction self-sacrifice.
寺内的修炼大都基于自我牺牲。

卡森告诉这个扫地和尚,在最初的无聊,疲倦、孤独之后,他感到自己成为了寺院的一部分从而充满了力量,甚至从怀中掏出了新交的朋友,一只鸽子。相信有过坐禅、打坐经历的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体验,“禅”要求忘我,无我,将“我”彻底融入宇宙之中而消融其边界,这本身就彻底区别于强调个人意识的西方对“我”的认知。领悟到这一点的美国人卡森于是被少林接收。

但接收不代表接受,更不代表接纳,充满反抗精神的卡森,不满意天天做粗活,经常煽动同门戏弄师父,反抗方丈,处处挑战少林固有的规则,结果被同门告发。之后,他在一场比武后主动揽下不属于自己责任,赢得本对他充满敌意的同门高师兄尊敬,随着“自我牺牲”逐渐融入卡森的内心,他也就真正融入了这群肤色、外貌、文化和自己截然不同的群体。

而让我记了十几年的,还是卡森受命将一幅卷轴交给一位隐居的高僧,途中为了救一位路人遗失了卷轴的卡森,以为这次自己真的“失败了”,而“失败者会被逐出少林”一直被强调是少林寺的信条。卡森还是决定赶去见高僧,坦诚自己的失败,没想到高僧拿出卷轴,告诉他,他是历代少林弟子中不多的成功者之一。作为奖励,他被允许问一个问题,此时,美国人卡森问的问题居然是:

What’s the meaning of life?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如此古老,却无法逃避。

而他得到的答案却是:

What’s life?What’s reality——To have a dead cat.
什么是生命?什么是真实?(这样的问题)就像拥有一只死猫一样(毫无意义)

随后,高僧告诉他:一开始,少林弟子会被教导服从,但修行之后,作为一个真正的少林弟子,他必须学会自己思考、判断并质疑一切,就像他选择放弃使命去拯救另一个生命。这仿佛让卡森茅塞顿开。

高僧教导卡森“生命的意义”

所以,在成为少林弟子最后的一关中,当三德告诉他,他是外国人,可以只学武,不必正式出家当僧人时,卡森却非常兴奋,“为什么?我可以选择过一种全新的生活!我要成为少林僧人

卡森闯关成功,他终于皈依了渴望已久的新生活、新世界。(而在电影外,我想卡森首先要考虑他应该拿不到中国国籍。)

显然,卡森并没有在他出身的文化中找到问题的答案,他翻越山岭,不远千里,不仅是为了学武,更为了“寻找生命的意义”。随着修行,他终于在“少林”里找到了。“我是少林僧人!”这是卡森值得骄傲的全新身份,也意味着,他自觉放弃了特里弗那样的生活:美女、胜利、金钱、力量……

是少林给予了这个年轻人新生,少林的神圣终于变成了卡森的神圣:它的神圣不在于武功强大,武学修为高深,而是它磨炼了这位美国青年,将“花旗”下的他从肉体到心灵彻底改造成真正“少林弟子”!于是,少林终将以卡森为荣。(“This is future of shaolin!”)

——《花旗小和尚》作为拍给外国人看的功夫片,却刻意想展示东西方文化差异和对比,并极力宣扬以“禅”为核心的东方式伦理道德。它想讨论的早已不是“武”的层面,更着力于“侠”的精神如何拥有。它也就超越了西方的“Kungfu”,而可以当之无愧的贴上武侠电影的标签。只可惜,这些概念在注入电影过程中,还是会显得生硬做作,空泛浮浅,但不妨碍我们看到,主创者对“东方”的坚守和坚信——

于是最后的决斗,已经不再是特里弗和卡森两个美国人之间的决斗,也不是卡森对自己所学所选择的证明——“I’ve got nothing to prove.”而是“Shaolin”给“America”上的“lesson”:“some people will not learn until they are taught the lesson.”卡森用自己的退让、善意、宽容和力量,让世人看到了真正的少林。影片,就在一片“少林”“少林”的欢呼声中结束。

少林的力量来自何处?东方武学的魅力究竟在哪里?恰恰是这独特的视角,成就了这部电影时隔多年仍让我念念不忘之处。

卡森最后一刻的拳头并没有落下,他并不愿意滥用暴力,更不愿意把曾经的羞辱还给对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如所欲先施与人。”卡森给崇尚暴力的特里弗上了宝贵的一课。

必须承认,这部“美国少林和尚”打“美国拳王”的电影,有着太多太多不忍直视的硬伤:卡森的蜕变描述得过于轻描淡写,满满的细节错误和雷人的武打,天雷滚滚的“木人巷”和主题先行情况下的假大空,以及跨文化时不由自主的猎奇……但它的真诚,确实已远远超越了时代与民族的狭隘。

很多人都觉得这是CULT电影,大约因为木人巷一段了吧!简直可以和手撕鬼子相提并论啊……特别是卡森原本快被打挂了,嚷着实在坚持不了的时候,却喊了一句“我是少林弟子”,顿时天降神力——麻麻吔,这编剧真敢编啊……对少林再认同,也用不着这么喊口号吧?

因为这是近百年的中国一直在思考,而且终将交出答卷,甚至关系到整个民族生存权利的问题,

强大是什么?强大来自于何处?

当张牙舞爪、恃强凌弱的特里弗,和谦逊体贴、自我牺牲,真诚思考着“生命意义”的卡森,作为价值观的两极摆在我们面前,我也不知道是否该称赞这电影的“自黑”、“抱大腿”,毕竟全片几乎清一色的美国面孔(除少部分演员来自香港外都是美国籍),曾经让童年的我骄傲异常,却只能让现在的我五味杂陈,不知所言。

因为电影中的少林方丈是这样的:

和尚是这样的:

而现实生活中的少林方丈是这样的:

因为电影中的少林是所有中国习武之人的梦想。

而现实中的少林僧人,则完全不受佛门的欢迎,只要曾经进入少林修行,那么几乎其他所有寺庙,都会对你“避之不及”,不再接受你的挂单。

现实中的少林,正在上演着一场又一场的名利之战,少林方丈的绯闻、纷争、官司以及种种谣言,日趋毁灭着它的“神圣”——亦或者,其实一切从来都只是人为制造的海市蜃楼?

更因为,崇拜数据数字的“力量”,迷信弱肉强食丛林法则,“落后就要挨打”,张口闭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黑暗森林法则”……似乎早已不是,或者说,不仅仅是“美国”。

当我们变得比曾经所“蔑视”的对手更加好狠斗勇,夸耀力量,利益至上,不再相信任何善意、人性、规则和秩序时,是否想过,失去的,何止“少林”?

油管下该电影的评论

当然,现实中的维族女孩,从来不会叫“阿诗玛”(哪跟哪呀?)甚至根本没有机会大摇大摆出现在河南的街头还能旁若无人的和其他人一起上学、跳舞;现实中的佛教,也不会开明到居然允许僧人谈恋爱,纵容弟子光明正大和女孩跳舞接吻(事实上,这部电影中可能真正产生冲突的地方,都被放过,剧中所有的中国人都像派来成全主角的天使)。

现实生活中的少林寺,大约根本不容许有人赖着不走(保安、警察、国安……就问你怕不怕?);现实生活中吃稀饭和小菜为生的和尚,不管受过何种训练,大约都很难打败在现代技术和仪器指导下,“科学”摄取营养的散打选手;更不提近年来的种种武术闹剧(徐晓东、中日擂台赛等等),这闹剧,已经延伸到所有和中国文化沾边的事项中:中医、中药、茶道、国学……而在世界级别的拳击赛事中,确实也鲜有中国人的影子。

备受争议的格斗人徐晓东。不得不说,他确实让我们看到了许多完全不愿意承认的东西。

对物欲、破坏产生怀疑的“西方”,自《消失的地平线》以来,所苦苦寻找着那个东方,已经不知在何方。而我们,也似乎变得更加看不清自己。

究竟是谁?误判了谁?

也许从一开始,就错得离谱吧?

前段时间,和一个老师聊天,他说,中国人近几十年来对世界电影的唯一贡献就是吊威亚,你看现在全世界都在用。

我一时语塞,坚决反对,却始终想不起到底用什么例子来反驳他。

武侠电影曾经风靡世界——是的,然后了?

油管下该电影的评论多达数百条,叫好声一片,似乎唤起许多人的美好回忆。

还是说,我们始终坚信着“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生存是文明的第一要义”,诅咒着“圣母婊”,“小清新”,迷恋着“我们的征途是星之大海”,相信着“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崇尚着“祖国这么流氓我就放心了。”

——所以今天的我们,越来越无话可说?

然而,我幼时看过的武侠电影和武侠小说,它们明明不是那么说的!

我很想把那些电影找出来,再和大家分享。

这就是我的“初心”了。

或许,我已经说多了。

时代终于转身离去,留下魔幻的狼藉与背影……

顺带一提,这部电影是丹尼尔·金的处女秀:

猜你喜欢

  • 超清720P

    香港版厨神

  • 超清

    烈火雄心200..

  • 超清

    超限

  • HD

    饥饿游戏2

  • 超清

    鬣狗警察

  • HD中字

    黑天使1990

  • 超清720P

    双雄2003版

Copyright © 2024-2025 安琪影院 www.539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