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战争片 《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勇者无惧》

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勇者无惧

类型:战争片美国2016

主演:尼古拉斯·凯奇,汤姆·塞兹摩尔,托马斯·简,马特·兰特尔,詹姆斯·瑞马尔,布莱..

导演:马里奥·范·皮布尔斯

安琪云1

安琪云2

剧情介绍

本片改编自真实事件,尼古拉斯·凯奇将饰演查尔斯·巴特勒·麦克沃伊上尉,其船只在1945年7月于南太平洋被鱼雷击中,船上载有第一枚原子弹。上船的1196名船员有大约300名随着船只死亡,其余的在等待救援的时候面临着日晒、脱水、盐水浸蚀和鲨鱼攻击。只有317名水手被救,麦卡沃伊被送上军事法庭,半个世纪后才被免除罪过。作为美国海军波特兰级巡洋舰的二号舰,印第安纳波利斯号重型巡洋舰(以下简称“印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扮演着重要角色。在1945年7月15日,“印地”接到一项绝密命令——运送原子弹装配所需的零组件及核燃料以最快的速度前往提尼安岛(又名天宁岛),正是这些材料组装成了后来投放在广岛和长崎的两颗原子弹。在将货物送到提尼安后,“印地”又前往关岛,随后在没有护航的情况下启程前往莱特湾,却在中途(7月30日)遭遇日本帝国海军伊-58号潜水艇的袭击,船上1196名美军官兵仅有317名生还,有超过800人丧生,这是美国海军史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灾难。
  正是因为原子弹的打击,才迫使日本政府在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然而为了平息媒体与公众对于的沉船事故的怒火,“印地”的舰长查尔斯•麦克维(Charles B. McVay)成了美国海军高层应对公众压力的“替罪羊”,他被美国军方以“没有下令舰只蛇形前进从而导致舰只被击中”为由送上军事法庭,最终在1968年含冤自杀。直到2000年,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才宣布赦免麦克维船长的所有控告,使其沉冤得雪。电影《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勇者无惧》正是改编自这段真实的历史,为我们揭开那些不为人知的真相。
由美国总统全权指挥的自杀式绝密任务
  电影开编展现的是发生在1945年3月31日的冲绳岛海战的情境,在这场海战中,一架日本战斗机在25英尺高空上向“印地”投下炸弹并撞上了主甲板左后部。撞击没有给军舰造成严重损伤,但是那枚炸弹却穿过舰底在水中爆炸,导致舱室进水,9名舰员阵亡。尽管如此,这艘巡洋舰还是依靠自己的动力横渡太平洋返回了梅尔岛海军船厂进行修理。正是在这里,“印地”接到了由美国总统杜鲁门下达并全权指挥的运送原子弹装配所需的铀和主要配件前往提尼安岛的绝密任务。
  这项命令的危险之处在于,由于高度机密,为了保证隐秘而快速,美国海军决定不派护航,“印地”只能依靠自身快速的移动穿过日本潜艇出没的海域,最致命的是作为一艘巡洋舰,“印地”的火力注重对舰和对空,反潜能力差,根本无法抵御潜艇的进攻。又由于“印地”执行的是绝密任务,它的名字不会出现在到达和离港舰只的名单中,这也使后来的搜救工作不能及时展开,这些都为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菲律宾海上的沉船悲剧
  “印地”于7月15日从旧金山出发,19日抵达珍珠港,26日在没有护航的情况下将那批绝密货物送到目的地提尼安岛,这次航行创下了在10天内航行5000英里的纪录。随后“印地”又前往关岛,在7月28日,再次在没有护航的情况下赶赴莱特湾。在“印地”出发前的24日,一艘护卫驱逐舰昂德希尔号(USS Underhill)刚在他们将要经过的航道上被日本潜艇击沉,美军的ULTRA密码破译系统截获的重要情报也显示一艘日本潜艇(后来证实就是击沉“印地”的伊-58号潜艇)正在关岛至莱特航线附近活动,但军方并没有把这些重要情况通知麦克维。当时 “印地”以17节的速度航行,舰上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他们在两天后就遇上了日军的潜艇。7月30日凌晨,一艘日本潜艇发现了他们的踪迹,这正是日本伊-58号大型潜水艇,“印地”在不知不觉中成了它的目标。
  电影着重介绍了日军潜艇上装配的一种新型鱼雷——回天鱼雷(Kaiten),这是一种由人手直接操舵的鱼雷,是日本海军于大战最后期的特攻作战中使用的自杀式兵器。这种鱼雷就像水中的神风自杀战斗机,鱼雷内部可装载1名乘员,乘员可由小型潜望镜确认敌舰的位置并操纵鱼雷攻击目标,目的为增加对敌舰的命中率。原本美军巡洋舰速度比日军潜艇快,躲过日军鱼雷攻击最好的方法就是采用Z字形(也叫蛇形)航行,但因为回天鱼雷在发射之后仍然能够改变行进方向,巡洋舰无法躲过回天鱼雷的攻击。为了防备日军潜艇鱼雷的攻击,麦克维原本按照常规采取Z字形航线,但因为对回天鱼雷的顾忌,在航行过了一段时间之后,由于遇到迷雾而难以辨识方向,麦克维遂下令取消Z字形航线全速前进。正是这个错误的决定使“印地”及其舰员陷入了极端危险的境地,也是他日后倍受指责的主因。7月30日凌晨0点14分,在日本伊-58号潜艇上的艇长桥本森千宣的命令下,伊-58号射出的第一枚鱼雷准确命中“印地”的右舷,伴随着一声声巨响,一共有六枚鱼雷准确命中“印地”船身,舰上火光熊熊,只经过短短12分钟,“印地”便在菲律宾海上沉没了。
在死亡线上痛苦挣扎四昼夜
  电影中用了很大的篇幅来重现“印地”沉船之后,舰上落水的官兵在菲律宾海上等待救援的那四个昼夜。在“印地”被鱼雷击中翻覆之时,全舰1196名官兵中有294人阵亡并随船沉入海底,902人生还,而他们的食物仅能维持2天。在沉船前“印地”总共发出三个“SOS”求救信号,美军高层还成功截获了伊-58号潜艇发出的他们击沉“印地”的电文,但这些都被高层忽视,海军没有因此展开救援工作。由于没有被及时发现,这902名幸存者不得不在接下来的近4天里面对日晒、脱水、盐水浸蚀和嗜血成性的成群鲨鱼,在狂风巨浪中挣扎求生。由于爆炸致使部分水兵带伤落水,他们身上的血腥味引来了附近的鲨鱼群,在这4天里有数百条鲨鱼时刻围着他们打转。从沉船中幸存下来的官兵成了鲨鱼的食物,海面上惨叫声不绝,鲜血染红了海水。
  除了麦克维舰长,电影里也刻画了船上其他人物的故事。因为受伤得不到医治,至死都未能与自己刚出生的儿子见面的大副麦克沃特;爱上同一个女孩的麦克•德安东尼欧和布莱恩•史密斯威克;一时起意偷了麦克的钻戒,最后良心发现将钻戒交给布莱恩的阿尔文;自负却不得人心的斯坦迪逊中尉;因为打架一同被关禁闭,最后成了生死之交的加里森和康纳;因为船员们服务而疲劳过度而死的托马斯•康威牧师,众多的人物丰富了电影,但也削弱了主线故事,使电影故事的推进变得缓慢,这跟导演的功力有关,也是电影没能获得较高评价的原因。
  直到8月2日星期二的上午11时,在海上漂浮四个昼夜的幸存官兵才被在菲律宾海上例行反潜巡逻任务的美国海军PV1侦察轰炸机发现。下午3点30分,美国海军中尉亚德里安•马克思驾驶一架水上飞机到达现场,他把船员从从水里拖出来放到飞机上等待救援舰只的到来。包括塞西尔号(APA-96)在内的由7艘战舰组成的舰队很快到达了现场,他们一同救起了321名幸存者,其中有4人在送往医院不久后死亡,仅剩下317人生还。
美国海军史上最严重的灾难和最大的冤案
  美国海军把印第安纳波利斯号沉没的消息掩盖了两个星期,直到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战争结束之后才对外公开。为了平息众怒,海军高层将沉船身故的责任归罪于舰长查尔斯•麦克维的错误指挥,他们以“导致舰只沉没”的罪名将其送上军事法庭。麦克维也成了二战中因战舰沉没而接受军事法庭审讯的唯一一位舰长。审判在1945年12月开始,麦克维面临两项指控:一是没能及时下达弃舰命令;二是没有遵守命令采用Z字形航线而导致军舰处于危险之中。
  对于第一项指控,调查员发现在“印地”被击中后,舰上的通讯瘫痪导致了无法通过广播告知船员弃舰,因此法庭认为麦克维“未能及时下达弃舰命令”的指控不成立。1945年12月10日,此时已是战俘的日本伊-58潜水艇的艇长桥本森千宣被传唤到华盛顿作证。对于第二项指控,麦克维承认自己对印第安纳波利斯号的沉没负有完全责任,但他指出没有遵守命令采用Z字形航线是因为这种规避鱼雷的行进方式对日军的回天鱼雷不起作用,而且当天晚上遇到迷雾,他当时认为应该尽快通过迷雾区,在雾散之后,再采取Z字型航行。然而桥本森千宣却证实击中“印地”的是六枚普通鱼雷,只是他认为当时双方的距离太近,“印地” 即使采取Z字形航行,也无法避开鱼雷的袭击。最终法庭裁定,因为没有下令采取Z字型航行而置船舰于危险境地,麦克维被判有罪。
舰长的自杀和迟来的昭雪
  军事法庭给了麦克维较轻的处罚,推迟了他的晋升。这一事件使他的海军生涯蒙上了污点,他被迫在1949年6月以海军少将军衔退役。因为这一审判结果,麦克维无法得到那些死难水兵亲属的原谅。退役在家的他不停的接到打来辱骂他的电话,收到充满怨恨言语的信件,这些对他的指责让他无法自拔。在他的妻子路易丝因肺癌去世之后,他终于因为无法独自面对外界的压力,在1968年11月6日换上他的海军制服,走到他位于康涅狄格的寓所前门廊,用一支手枪饮弹自尽。
  多年来幸存的船员和麦克维的支持者一直都在谋求为麦克维恢复名誉。他们找到了一些能够支持作为舰长麦克维有权不采取Z字形航线说法的证明文件;他们又找到另外一些证据表明海军方面在得知“印地”航行的海域上有一艘日本潜艇的情况下,未将这一消息及时通报麦克维,且忽视了“印地”倾覆前发出的三通求救信号。但是这些努力都未能得到回应,事情一直没有进展。
  电影中没有提到的是住在佛罗里达州的7年级学生亨特•斯科特(Hunter Scott)。在1997年,他在看了电影《大白鲨》之后,对电影中提到的印第安纳波利斯号舰员的悲惨经历产生了兴趣,决心利用学校布置的社会调研的机会寻访“印地”悲剧的真相,于是他走访当年“印地”的幸存者,对沉船事故展开新的调查。此时桥本森千宣也加入到幸存者队伍,亨特的调查活动最终被制作成了专题片在电视上播放,这些调查结果让公众对“印地”的悲剧有了新的认识。2000年,美国国会终于批准了为麦克维昭雪的议案,这项议案经当时的总统克林顿签署后即时生效。2001年7月,美国海军将一份免除麦克维责任的文件添加到海军档案中,为这一美国海军史上最大的冤案划上句号。
电影的幕后和评价
  早在1991年,电视电影《鲨鱼的使命: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号的传奇故事》就已经重现过印第安纳波利斯号的故事,这部新片是这个海难故事首次被搬上银幕。男主角尼古拉斯•凯奇近年戏路坎坷,接拍的多数电影都未能获得理想的票房和评价。此次接拍本片,其实对于传奇人物查尔斯•麦克维舰长的塑造是非常到位的。作为印第安纳波利斯号的舰长,麦克维的身份和处境相当复杂,一方面正是他的船舰为美军带去后来在广岛和长崎爆炸的核弹;另一方面他又是沉船事故的受害者和责任人,因此扮演这一复杂人物,对演员的演技要求非常高。尼古拉斯•凯奇很符合麦克维舰长的气质,因此他能将这一形象拿捏得恰到好处。
  电影的缺点在于支线故事过多,杂七杂八的加入了一段兄弟三角情、一段黑人和白人水兵的矛盾、一个未见过儿子一面的父亲、一个自负的中尉、一个小偷等等可有可无的情节,其中麦克•德安东尼欧、布莱恩•史密斯威克二人和富家女克莱拉的三角恋故事更是显得喧宾夺主,严重拖沓了主线故事,使电影整体沉闷乏味和摇摆不定。在众多二战电影之中,本片应该算是中等水平的作品。
热血丹心(微信号:goodman309)
2017.2.12

猜你喜欢

  • HD1024高清中字

    大进军之南线大..

  • HD

    象棋的故事

  • HD

    太阳之子日本版

  • 正片

    没有什么能比得..

  • HD

    浩劫1985

  • 正片

    奇袭地道战

  • HD

    AYearan..

Copyright © 2024-2025 安琪影院 www.539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