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剧情片 《孟买之音》

孟买之音

类型:剧情片印度2013

主演:纳瓦祖丁·席迪圭,阿明·阿卜杜勒·奎德,兰比尔·卡普尔,玛杜丽·迪克西特,赛义..

导演:卓娅·阿赫塔尔,阿努拉格·卡施亚普,迪巴卡尔·班纳吉,卡伦·乔哈尔

安琪云1

安琪云2

剧情介绍

印度电影工业百年纪念作品(1913-2013),由四位知名印度导演联合创作,将孟买郊区老旧的制片工厂,融入普罗百姓的生活,举凡求职的龙套路人、还是崇拜当红女星的男童、或是受父命所托前来孟买追星的儿子,这些小人物不畏艰苦爱电影的历程,让人惊叹印度人对宝莱坞的痴迷,看戏的个个都是真心的傻子。上周听阎连科老师的讲座,有好多点我都非常赞同。谈到阅读和写作,他说:        阅读的高度决定了写作的高度。停止了阅读,写作也就停止了。        五六十年代的作家,阅读的功底都是很好的。相反,之后的作家未必能达到这样的阅读高度,因为以前是相对封闭的,可阅读之物是较少的。而现在则可以读到任何想读的东西。当一个人什么都可以读到的时候,他一定会选择读最差的。        我非常能理解他说这话的意思。在没有人指导甚至强制的情况下,人出于惰性和无知,往往会选择最轻松但并非是最经典优质的书籍来阅读。而阅读的起点和高度是比阅读的多少更基础的。        他又说道:        作品的好坏与阅读量往往并不成正比例关系。相反,我们去看那些书,那些电影,销量最大,票房最高的,往往并非最好的作品。        他用的是村上春树,郭敬明的例子。郭敬明不用说了。        村上春树,我从来不读他的作品,至少不会刻意,主动去读。然而他在挪威卖得最不好的小说也有五万册,而余华在那里卖得最好的也才两万册。这并不是说村上不好而余华更好,只是说,作品的流传程度有很多外在的机缘。        他还说了:在中国写小说,用不着担心虚构的问题,只要我们敢于直面社会现实,敢于面对我们自己的内心和人性自身,因为目前中国的现实就有足够的丰富性和深度。只是缺乏取把握它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作家。而我们的作家在写作过程中已经习惯将自己抽离而出,却并不融入其中,或者说,我们的作家选择了去走“安全的艺术”的道路。        是的,我们写作的时候习惯了和自己的作品保持安全距离。我们安全了,作品优雅了,但作品也往往失去了真诚,没有了灵魂,不具备打动人心的力量。我们的作品都是讨巧的,就像中国式的为人处事,就像中国的思想,往往在矛盾正在开始酝酿之际就通过后路处理掉了,给人们一种虚幻的安全感和快乐感。        我们的文学中如此。电影中更是如此。        这些点上,我们还不如我们一贯一提起就嘲讽和看不起的邻居:印度。每当在日常中提到印度或印度人,大家马上会露出一种奇怪的笑容,然后很鄙视的语气说到:“呵呵,阿三!”        屡试不爽。这令我实在不明白,我们到底有什么理由或优越感来嘲笑印度?        在我看来,印度是个非常神奇和深厚的国家。很神秘复杂,有深厚的文化和历史。现实也许不尽如人意,但印度的政府也在努力。只是面对顽固的宗教势力和等级传统,印度的现代化之路注定比中国要走得艰难缓慢。但印度在科技,电影和现代化上面做的努力应该也是有目共睹的。即使再鄙视印度的人,宝莱坞的电影他却应该看过不少。        相较于《PK》(《我滴个神呀》)的热度,《孟买之声》要低调得多。虽然前者是2014年的作品,后者还早一点。孟买之音是印度电影工业百年(1913-2013)纪念作品。这类性质的电影当然会有许多大名鼎鼎的大牌明星主演或客串,但对大部分中国人来说都不如阿米尔•汗那么广为人知。印度的社会现实之复杂性,实际上不比中国好多少。然而由于在印度,宗教仍处在核心地位。按照一个印度留学生的说法,在印度没有无宗教信仰的人。这样,印度社会反而由此具有了另一种纯粹性和稳定性。在印度电影中,我们很少看到大的社会矛盾和动荡,它反映的问题,很多仍是围绕宗教和种性制度而来的传统问题。另外,就是人性的多元和特殊性问题。在这两个方面,印度电影都比中国尖锐、坦诚和大胆得多。比如像《PK》这种对宗教从根本上进行质疑的电影,能在印度国内公映,这在中国人看来使不可思议的。影片还未上映和上映之时,都不断有宗教徒在宗教组织的怂恿和默许之下不断地游行示威焚烧海报等。印度政府应当也是颇为头痛的,因为宗教势力太大且不受控制,成为现代化的最大绊脚石。        《孟买之声》也延续印度电影的这种直面矛盾和问题的风格。只不过,这次不是宗教问题社会问题,毕竟作为纪念片最重要的是纪念,而不是批判,不能太沉重。然而,谁说小人物的小问题就不沉重呢?对他们每一个人而言,那就是他们生活中乃至一生中最重要的问题。        相比较《PK》给人在不断爆笑的同时也许又引起我们对宗教的严肃思考,《孟买之声》则会真正触碰到你的内心,让你会心一笑却发现眼泪涌出。前者看一遍就够了,而后者则让你想看很多遍,每一遍都会因心被触碰而笑着流泪。        电影由四个小故事构成。伴随着印度轻快有节奏的歌曲,故事开始了……一 美好的家庭         你敢面对自己的性取向,并且不对别人、不对自己说谎吗?一个勇敢面对自己的同性恋倾向,并不以为耻的男青年,狠揍了一顿他那以他为耻的父亲后离开了家庭……在孟买火车站破旧的天桥上,小女孩这样一首歌: 这是个奇异的故事,从何处开始,到何处结束,命运之舟漂泊向哪里,我和他都无从知悉。        ……我要恭喜你,因你成了某人的心上人。我要恭喜你,因你成了某人的心上人。你走进一个人的心,从此拉远了与世界的距离。这是个奇异的故事,从何处开始,到何处结束,命运之舟漂泊向哪里,我和他都无从知悉。这是个奇异的故事,……在小女孩的天籁之声里,清晨,在孟买一座整洁华丽的房子里,一男一女各自侧身背向而睡,妩媚动人的女主角正从床上醒来,从大衣柜里美丽整齐的衣服中挑选今天上班要穿的沙丽,紧接着梳妆打扮,画上浓密修长的眉毛,贴上眉心的朱砂痣(在印度称“迪勒格”,意为“吉祥痣”),露出甜美而有诱惑力的微笑……而风度翩翩的英俊男主角穿上整齐的衬衫,钉上精心挑选出的袖钉,扣上最衬衣上面一粒扣子,打上领带,穿上合身得体的西装。男女主角在镜前汇合。望着镜中如此美丽动人的年轻娇妻,我们以为他肯定要给她一个拥抱,或者一个吻。谁知道他只是平淡地对她说了句: 晚上见。        妻子愣了一下,对镜子露出一丝疑虑。        然而看第一遍的时候,并不会看出什么端倪。        与此同时,同性恋小伙也在破旧的出租小屋里烦恼地醒来,来到了天桥,听到了这首歌。        然后女主角和同性恋小伙先后来到同一座大楼——专门报道宝莱坞娱乐八卦的杂志社,原来他们成了同事。这个年轻活泼的同性恋小伙很快成为女主角好朋友,因为女主角并不认为同性恋有什么大不了。在同性恋小伙子生日那天,女主角邀请他去她家晚餐。正当我们认为女主角的丈夫会为此吃醋的时候……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小伙子凭借敏锐的嗅觉发现了自己和女主角丈夫之间的感觉,一种化学反应开始悄悄产生并蔓延。        女主角丈夫在电视台担任政治和时事新闻主持人,有体面的身份和形象。他逃避自己的性倾向,并欺骗妻子。在同性恋小伙出现在他生活中后,他逃无可逃。经过一些波折,妻子知晓了真相。        最让人动容的是妻子的反应,        她说:“我一直以为,是我做错了什么,是我的问题……原来问题在你身上。一直以来我都活在谎言中。我讨厌谎言。”        泣不成声之后她又如释重负:        “现在我快乐了,我自由了。”        音乐就此又变得欢乐起来。        同性恋小伙子和女主前夫在不同的地方,这个旋律在他们三个人中间回荡。        最后一幕是深夜,女主前夫在火车站破天桥上听那个小女孩唱歌。        唱歌的小女孩问他要钱,他搜了搜自己口袋:“我没钱。”        小女孩:“你撒谎!”        “撒谎不好,是吗?”         虽然他形象落魄,面容憔悴,但他毕竟知道撒谎是不对了。        这对于他们三个都是种解脱。解脱过后,才能新生。二 中年的尴尬        人到中年最尴尬的并不是生活的窘迫,柴米油盐的琐碎,而是你清楚地知道自己已经失去了梦想的时候,还有人跳出来告诉你: 你失去了梦想,不能怪别人。因为放弃梦想的恰恰上你自己。你未曾看到别人为了同样的梦想付出了多少,你不肯承认自己内心曾经的那些犹豫和借口。而这些都是我们最不愿意面对的。天亮了,街道嘈杂起来,睡在阳台上的中年男人睁着眼睛。这是贫困到几乎走投无路的一家人:丈夫失业,女儿生病,连最后一点钱投资养鸵鸟也死得只剩最后一只,成为聚居在贫民窟里的邻居们打趣的对象。妻子寄予他厚望去应聘保安的工作,而他却迟到,让别人早就捷足先登。在准备回家的时候,意外碰到正在拍摄电影,临时需要一名群众演员,而机会恰好落到他身上。为了一个字“嘿”的台词,他在服装车边练习。         正在他对着这一个字毫无头绪的时候,一个声音跳出来:        “嫌台词太短?”        他环顾四周,原来是他的导师,严格地说是导师的魂魄,正倚靠在绿色的大垃圾筒旁边喝酒:        “是不是嫌台词太短?嗯?        我爱生命胜过你给的爱是个谎言。        但你的谎言掩饰了我所爱的胜过生命的你的爱。        想要这种台词是吧?”        导师端着酒杯调侃中年男人。        接着,导师让中年男人把台词给他看看。        男人:“别看了,浪费时间。”        导师:“浪费时间?你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吗?如果台词比这长,你又会抱怨太长了。”        男人不满:“你为什么总爱奚落我?”        导师一笑,举了举酒杯:        “走吧,这件事不适合你。”        “我怎么就不适合?”        “这需要努力。你不是这块料。”        “凭什么我不行?”        男人愤怒地推开导师递过来的酒杯:        “我在你门下学了三年,你中风的时候,我到桑格利替你出演,演了整整一周的舞台之王。一个庇护所,一个避风港……”        “一个庇护所,一个避风港,献给舞台之王!”        导师雄浑而有穿透力的台词声音响起,伴随着自然挥出的双臂,真有舞台之王的风范。        “不是你,而是我!”中年男人气急败坏:“人们看到的那个老朽的演员是我,一个年轻的新人,赢得掌声四起,凭什么我不能演好跑龙套的角色?”        “因为你喜欢礼物。新年快乐,本邦电影奖来了。圣诞快乐,男主角的机会来了。老师中风,舞台之王的机会来了。你不爱付出,你只爱得到礼物。”        “我得到了什么!那之后我问你要男主角,你给我了吗?”        “ 你愿意把你父亲的养老金给我吗?愿意吗?你的社会保险金呢?”        “什么?”         “你只求稳妥。这边找份工作,那边搞点生意,需要演出的时候,别人愿意背水一战,我为什么要把别人应得的机会给你?”        “如果你父亲被工厂解雇,你就不讲大道理了。”中年男人辩解道。        “他们的父亲也都被解雇了!……呵呵呵,呵呵呵!”        导师讲完这些在一旁哈哈大笑。而中年男人终于羞愧地低下了头。        导师大声笑道:“那边还等着呢,去跟他们说你不想干了……对了,为什么你的角色说了声嘿?”        “我撞上了男主角。”        “说到这个撞,撞之前发生了什么,之后又发生了什么,你用眼神表达出了吗?你的精神状态?你的心?是哪种嘿?”        接着导师立刻向他表演了至少六种“嘿”的方式,随后又摇头摆手讽刺他说:        “哦,对不起,我忘了你已经放弃了。”        说完就消失了。        其实这段幻觉就是中年男人自己的内心活动,自己对自己的回忆、质问和思考。最后他找到了自己的灵感,作为一个无足轻重的群众演员,他以在表演中表现得非常精彩而获得一致好评。        按照好莱坞的模式,剧情应该在此逆转,中年男人应该找到通往成功和辉煌的道路。但印度电影不愧为印度电影,这里是宝莱坞。中年男人甚至等不及领取演出的报酬和留下联系方式以便以后剧组需要时再次找他演出,就一溜烟地跑回家了。此时天已黑,楼下街市吵闹喧嚣,中年男人的家里却一片寂静。生病的小女儿躺在床上,望着爸爸。        中年男人开心地笑着:        “知道爸爸今天做了什么吗?”        接着再无任何台词。中年男人伴随着悠扬乐声,绘声绘色充满欢乐地给小女儿表演白天发生的故事,直至小女儿带着笑容入睡。        故事的结尾,中年男人和妻子默默地并排倚靠在阳台栏杆上,亦无任何台词。最后,正如故事的开头一样,中年男人在阳台露天而睡了,栏杆的阴影在路灯照射之下洒他在身上和脸上。那里就是他的卧室,他睡得又香又沉。三 童年的梦想        你的梦想还在吗?当我们还是儿童时几乎就都有了自己的梦想。但当别人,尤其是你的父亲或者母亲,认为那荒诞不经不可理喻时,你曾经为它坚持过吗?还是一听到到反对声音就马上放弃了?大多数人以为对于梦想我们也可以采取曲线救国的方式,然而最后我们却发现这条曲线让我们离梦想越来越远。任何偏离梦想的道路都会让我们背离梦想。对于梦想我们必须直接进入,心无旁骛,全力以赴。相比较第一个和第二个故事的沉重,第三个故事要轻快很多。小孩子们讲述自己的梦想,其中的梦想有印度小姐、骑师、兽医、宇航员、网球运动员、蜘蛛人、律师、警察、商人、足球运动员……一个个天真无邪,阳光灿烂。        镜头一切换,瘦弱无力的小男孩维奇被爸爸逼上足球课。虽然爸爸交了三千卢比的足球课费用,但维奇上足球课对球队和他自己都是灾难。那么维奇的梦想和天赋是什么呢?跳舞!        维奇一边在足球场上忍受折磨被虐的很惨,一边却对学校的女孩子上的舞蹈课痴迷。经过舞蹈室在旁边看也是一种享受。        一天晚上,维奇对妈妈说:        “我讨厌足球,射门射门射门,我不想射门。”        妈妈却说:        “你还想不想看电影,想不想上餐厅,那就乖乖别闹,要是惹爸爸生气,电影和晚饭就都别想了。想去的话就快点穿好,我也要打扮了。”        不得不说这就是家长对小孩的一种暴力呀。就像维奇的妈妈说的,爸爸让你学什么,你就得学什么。        接着妈妈开始对镜涂抹口红,抿了抿嘴唇。小维奇在一旁看得入神,直到妈妈生气地批评他:“还不快去?”        小维奇这个时候反而乖巧地灿烂一笑。        印度电影院里的电影同样少不了载歌载舞。这对维奇来说简直太美妙了。很快美丽迷人的电影女主角、舞蹈家“希拉”的热辣歌舞就把维奇迷住了。回家之后维奇就开始男扮女装,把姐姐和妈妈的行头都披挂上身,戴上耳环项链,抹了口红还穿上了妈妈的高跟鞋。不得不说维奇的女孩扮相还真有韵味,跳起舞来特别妖娆,令姐姐看得忍不住发笑。        不幸这时候爸爸妈妈回家了,当看到自己的儿子涂脂抹粉装扮成女孩爸爸当然给他一顿好打。        晚上姐姐和他说:“我觉得爸爸生气不是因为你动了妈妈的东西,而是因为你穿得像个女孩子。”        “就这?”        “什么叫就这?”        “当女孩有什么错!”维奇小声嘀咕。        半夜,睡不着的维奇起来看电视,在自己的偶像,成功的电影演员,也即是“希拉”的扮演者卡芙的采访节目中,他学习到了要追随梦想,遵从自己的内心。        主持人:“你怎么做到的?有什么秘诀吗?”        卡芙:“我只是追寻自己的梦想。”        主持人:“听到了吗?广大的观众朋友们,追寻你的梦想,卡特莉娜简单的成功秘诀。”        卡芙:“没有比这更简单的,只要你有意愿,你就会遵循内心。”        主持人:“没错,但是这个圈子并不好混,你是怎么赢得大家的尊重的?难道就没有人打击你,嘲笑你?”        卡芙:“这就是为什么,有时你得隐藏你的梦想。”        美丽的卡芙用手指着屏幕,迷人一笑,眼睛好似看着维奇。        主持人:“什么意思?”        卡芙:“有时候,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你,有些人会打击你,但是你清楚自己的梦想,你需要把握住它、滋养它、呵护它,但是没必要拿出来跟全世界分享。凡事拥有自己的节奏,”        对卡芙的这一段采访我们也许可以把它看成鸡汤段子,然而对粉丝维奇来说就好像是真理和智慧,是通向梦想的指挥棒,卡芙在他眼里化成了天使。        天使卡芙扇动翅膀对他说:“记住,你会美梦成真。听从内心,梦想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魔力。”        接着天使卡芙又来到他面前:“如果你相信,梦想就会实现。只要你相信它会实现,就没人能够阻止。”        小维奇眼里闪烁着快乐的光芒。        第二天早上,维奇在墙上贴上偶像的海报:卡特丽娜•卡芙。她在维奇看到的那部电影中的扮演舞蹈家“希拉”。维奇告诉姐姐,他知道自己长大了要做什么,就是要做一名舞蹈家。        这时候爸爸看到墙上海报,大为紧张。质问是不是维奇所贴,还好姐姐帮他挡了,说是自己贴的。并告诉维奇,跳舞的事千万不要让爸爸知道。        上学之前,维奇对爸爸说:“爸爸,我知道我长大要当什么了,我想当飞行员。”        爸爸凝重的脸终于骄傲地笑了,他摸着维奇的头:“当飞行员得有好身体,所以我告诉你要多参加运动。你要多参加体育运动。你会成为飞行员。”        小维奇则乖乖地微笑地点点头。        如此的腹黑、智慧,让旁边一起吃早餐的姐姐看呆了。        上学之后,维奇就到舞蹈室外看女孩子跳舞去了。以他的天赋,他很快就学会了。        这个故事的高潮来了。姐姐要参加班级一年一度的古迹旅游,而爸爸不想交两千卢比到费用没让她去。姐姐因此很不高兴,因为弟弟并不愿意参加足球课,爸爸却交了三千卢比学费让他去上。维奇想起偶像卡芙的话,认为只要相信就可以实现梦想,而姐姐的梦想就是去看看这个世界。姐弟俩把存钱罐的钱全部拿出来,还差两百五十卢比。姐姐气馁,而维奇要帮助姐姐实现梦想。至于方法是什么呢?那就是:跳舞!        趁爸爸妈妈不在家的周末,姐弟俩组织了一场舞蹈表演,地点就在小区,演员就是维奇。观众就是小区的邻居和他的小伙伴。维奇热情活泼惟妙惟肖的“希拉之舞”让大家喝彩连连,一些可爱的小女生还成为他的粉丝。通过门票收入,维奇帮姐姐挣到了古迹旅行费用的最后二百五十卢比。        挣门票费在其次。最重要的是,舞台上的维奇热情四射,自由奔放,就像他的偶像卡芙一样,充满了自由和美的魅力,一点也不像足球场伤那个又衰又被人虐的小维奇。        当人与梦想合一的时候,他才真正成为自我。        但,小维奇长大后真能如愿成为一名舞蹈家吗?        愿他美梦成真。四 老者的遗言        有时候遗言成为了信仰。尤其在印度这样信神的国度,选择相信一个人,他的话也变成了神言。印度人选择相信一个明星,他的一言一行也都具有神化的意义。然而,爱才是最大的信任。 故事的开头,印度青年维杰正在广场上召集信徒去朝拜,他那凌乱的发型,瘦削的脸庞,滔滔不绝的演说,尤其是一条宽大的阔腿牛仔裤,显得他更像是在行骗而不是召集圣徒朝拜,尤其是对于看惯了骗子的天朝人民比如我来说。        然而,维杰真是一个圣徒召集者,还是个十分虔诚的人。这种虔诚不仅体现在对宗教,还体现在对父亲的嘱托的虔诚,以及对电影偶像的虔诚。正在他在忙着召集信徒之时,隔壁的小男孩跑过来告诉他,他父亲不行了,让他回去看看。维杰一路飞奔到家,在父亲的病床边,维杰发现父亲并没有奄奄一息,然而他还是耐心地听着父亲给他讲故事。        父亲说,当年维杰的爷爷中风病重,医生说他活不成了,他唯一的愿望就是想让他崇拜的电影明星迪利普•库马先生尝尝他的一罐蜂蜜。于是维杰的爸爸带着那罐蜂蜜去孟买,在库马先生的家门口守了三天三夜,库马先生终于肯赏光,蘸了一下蜂蜜,尝了一口。维杰的爷爷每天都吃一勺那罐蜂蜜。以前医生预言维杰的爷爷活不过六个月,而吃了那罐蜂蜜之后,他多活了六年。去世之前,他还在维杰奶奶的耳边说了三个字:我爱你。        善良的伟杰听到这里,早已眼泪婆娑,泪珠从脸上滚落下来。        维杰的父亲接着说:        “所以,儿子,现在轮到你去找……阿米特巴•巴强,我也想沾沾偶像的光。”        最后,爸爸给他一个罐子,里面有维杰的妈妈做的蜜饯,然而仅剩一颗。爸爸的要求是,让巴强咬一口这个蜜饯,剩下的半口带回来。        讲完这些,维杰的爸爸坐在床上,抱着一壶热气腾腾的茶,摇头晃脑地哼起小曲来。        可怜的维杰,带着伟大的使命出发了。一路上他吹嘘他的使命,还编造自己的妈妈是巴强的亲戚,是巴强每年打电话要吃妈妈做的蜜饯。在孟买花了两千卢比乘出租车到达巴强的别墅的时候,维杰也许并没有意识到他的任务有多艰巨。直到一个月后,维杰日夜蹲守,在巴强别墅前打工维持生计,变得人不人鬼不鬼,都快心智失常了,想尽了法子,跟踪其中一个保安并哭着跪着求他,终于才得以让保安把罐子递进去。        保安告诉维杰,蜜饯要首先经过化验,巴强才能吃,因为巴强不能随随便便吃别人的东西。罐子递进去后不久,即被送出来,说巴强已经吃过了。        可维杰不干,说:“我没有亲眼看见,怎么知道他亲自吃过?我在电影中看过他的牙齿,知道他咬出来什么样子。”        所以伟杰一定要亲眼看见巴强吃蜜饯!        正当保安和维杰在门外争论不休的时候,巴强在门内听到了。他让维杰进来了。        保安说:“他让您吃一口这个蜜饯。”        巴强:“这不是刚才那同一个蜜饯吗?”        保安:“他要亲眼看着您亲口吃。”        这时,伟大的巴强伸出右手,伸向蜜饯罐。神圣而欢快的音乐适时响起,巴强在阳光和音乐之中仿佛就是神!        随着他手伸入蜜饯罐,拿起那颗蜜饯,张开嘴巴,以至于那神圣的一咬,在蜜饯上面留下他神圣的齿痕,全世界的目光和呼吸都凝固了…… 可怜的维杰,终于完成了他爸爸的神圣使命。他洗澡刮胡子收拾了一番,就赶紧追火车回家了。        故事到这里结束的话就是个团圆喜剧了,那不就和我们的国产剧一样了么?        然而真正的剧情才真正开始……        完成使命,梳洗一新,欣喜若狂的维杰乘上了回乡的火车。在火车上,他又开始夸张地吹嘘他与超级电影明星巴强和那个蜜饯的故事。他吹嘘得太吵闹了,让一位在卧铺上睡觉的男人十分不满,于是他悄悄地用手将维杰的蜜饯罐往行李架外面推了推。随着火车的颠簸,这个玻璃蜜饯罐跌落下来,瞬间摔得粉碎,想接都接不住。更过分的是,这个男人还买开大步,潇洒地在蜜饯上踩了一脚,然后若无其事地下火车了。        时间和呼吸在这里又静止了一次。        失魂落魄形容憔悴的维杰只好去集市上苦苦寻觅,买到了相似的蜜饯罐和蜜饯,自己调制了和妈妈做出到口味相似的蜜饯,并郑重其事地自己在上面咬了一口,放进罐子,重新坐上火车,带给爸爸。        整个旅途他都一言不发,却面带微笑,也许是麻木无奈的那种。        回到家里,他笑着和妈妈打招呼。        妈妈摸着他的手说:“维杰,你怎么瘦了那么多?没吃饭吗?”        维杰笑着问:“爸爸在哪儿?”        爸爸仍然坐在那张床上,正在开开心心地看报纸。窗外阳光灿烂,洒到屋中来。        爸爸看见维杰,立刻放下报纸,一边说“安好,安好”,一边接过维杰手中的蜜饯罐。        爸爸满怀欣喜地打开蜜饯关,看了一眼,抬头对维杰说:        “见到阿米特巴•巴强了?”        “是啊,见到了。他当着我的面吃了。”        爸爸却问道:“罐子什么时候打碎的?”        “没……没打碎,是同一个。”        “在哪打碎的,是在上火车的时候,还是在火车上,还是下车后?”        爸爸平静地追问道。        可怜老实的维杰快哭了:        “在火车上。”        “蜜饯呢?”        “被人踩得稀烂。”        维杰哭了。        出乎意料的是,爸爸并没有生气或失望。他摘下眼镜,又开始给维杰讲故事。    “你爷爷把蜜罐交给我后,钻进了好多蚂蚁,迪利普先生不愿意吃。他说,如果没被蚂蚁侵蚀,我还是可以吃的。所以我决定自己蘸一点吃,天知道你爷爷活命是因为吃了蜂蜜还是蚂蚁。但是我给你说,儿子,永远别用腌菜罐子盛蜜饯。”    维杰看着爸爸,一言不发。    在屋后的草垛边,收拾得干净整齐的维杰和小伙伴聊天。维杰再也没有以前的兴奋和得意了,只是老老实实安安静静坐在草垛边上。    小伙伴问:    “你真的见到了阿米特巴•巴强?”    “嗯。父亲让我去,我就去了。”    “他说了什么?”    “谁?”    “哎呀,阿米特巴•巴强!”    “他祝福了我,我就回来了。”    “你父亲呢?”    “永远别用腌菜罐子盛蜜饯。”    这时候只听见草垛边牛栏里的瘤牛长长地哞了一声……    小伙伴一头雾水,十分无语。    最大的问题是:父亲为什么要让维杰去完成这样一个看似完不成的任务呢?去见巴强并让他吃一口蜜饯的考验和去亲眼见神有何区别?    无论如何,父亲的这个决定改变了一点:至少维杰再也不会夸夸其谈了。    这个故事里面的插曲也是很好听的。印度电影的载歌载舞,其实很不错呀。唯有尝一尝,才知道甜蜜的煎熬。直抵你的心脏,揭示生活的实相。见证季节更迭,回味更加绵长。……浸润于耐心的蜜汁,盛满历史的玻璃罐,来,尝一口这蜜饯,来,尝一口这蜜饯,让这蜜饯,滋润你心田。仿佛生命的凝练,越长久的封存,越丰厚的内涵,一次次风雨的洗礼,一层层情绪在舌尖。今天总胜于昨天,明天犹胜于今天。来,尝一口这蜜饯,浸入熬制者的情感,来,尝一口这蜜饯,融进熬制者的慷慨,让这蜜饯,滋润你心田。PS:里面音乐都非常好听,自己去电影里面听吧~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24-2025 安琪影院 www.539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