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港台剧 《大太监国语》

大太监国语

类型:港台剧香港2012

主演:黎耀祥,邵美琪,胡定欣,梁烈唯

导演:罗永贤

剧情介绍

剧情介绍:李莲英(李耀祥饰)和安德海(曹永莲饰)被前太监刘多生(钟景辉饰)收为徒弟。几年后,李莲英还是景仁宫侍奉婉太妃(李诗韵饰)的年轻太监,而安德海则成为西宫慈禧太后(弥雪饰)旁边的名人。御药房太监姚双喜(黄浩然饰)出宫得罪了太监陈福(岳华饰)的叔侄彭三顺(陈国邦饰)去探望母亲,差点死去。好在被李莲英救了出来,两人成了好朋友。太监彭三顺为了报复眼珠子一样的极少量仇恨,心胸狭隘。在太监陈富的怂恿下,婉妃想起了自己皇上死因的诡异。恭亲王(张国强饰)不顾慈禧的阻挠,不接受他人的劝告,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顽固地推行洋务运动。同治帝(梁烈伟饰)年纪尚轻,虎视眈眈,伺机夺取。在晚清的紫禁城,内忧外患有时是个人情况。李莲英是如何退休成为大太监的?该剧是2012年TVB庆功剧。TVB的古装,至今最让人崩溃的就是那些假景,就像《耀舞长安》那样,一眼就看得出那些假景是有多拙劣。所以《大太监》在横店借景,作为台庆剧,这是很靠谱的一点。但我觉得,在制作方面,除了这点值得肯定外,其他便乏善可陈。鉴于彭三顺大受欢迎,先应景的高呼一下,三顺爷真可爱啊!别觉得我这虚假,我也是真心喜欢三顺,只不过说得多了,便觉没什么必要再笔墨渲染。
反而想说,《大太监》除了出了个讨好的三顺之外,尽皆遗憾。就主题而言,看上去是以描写太监这个群体在紫禁城内的生存、挣扎,乃至情爱为主。虽然始终是以太监五虎的内讧外斗为主线,但结局处却偏偏让慈禧和李莲英凭栏远眺,感慨人生果报。有些不伦不类。在故事架构方面,情节虽有跌宕,但也颇为突兀,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怎么忽然就变成了这样。当然这点采用了回忆的手法进行补充,但我觉得用得过多过滥,因为这种手法容易令观感不连贯,先知其然,再知其所以然,以为自己是悬疑剧。其实宫斗剧向来是描写人性最细腻的剧种,但《大太监》在这一方面简直是败笔。三顺的忽然转性,据说是被公主感化,原来感化一个本来顽劣的人那么容易,只需要几句话就可以。双喜更是让人不可理解,一开始的个性表现是固执有原则,医者父母心。到后来为了救公主而出卖好兄弟。又在得知公主早已忘情于自己时,几乎见死不救。而后更是性情大变,变成一个不择手段的人。一个人变好和变坏都一气呵成,完全没有纠结的过程。别把太监们不当人。剧中还完全弱化了慈禧的影响力。这点姑且算是特意突出太监的形象和作用好了。但也不能把这个角色本身的个性抹杀掉。比如慈禧对双喜的态度就很值得追问,一个向来霸权,绝对不容忍被人出卖的皇太后,面对转为污点证人的双喜,竟然此后可以对其不闻不问,难不成是留着活口给东太后续命不成?
总之这个剧本和讲故事的方式,在我看来完全是硬伤。这点足以拉低这个台庆剧的质素。
至于演员方面,倒是无可置疑。说到黎耀祥再凭李莲英这个角色拿下视帝,客观的说,不因有功,只因无过。从柴九到刘醒再到李莲英,三个视帝都非时装剧而斩获,恐怕下一步,祥仔最需要在时装方面证明自己。但是如果要说这三个视帝的演技表现得都差不多,我完全不能同意!这个如果要细说就太长篇了,简单说起来,演柴九的时候,完全是大鸣大放,到刘醒就变得有放有收,而眼下的李莲英,就像这个角色的特点一样,将将就就,拉拉扯扯,好像永远是夹着尾巴在演,很谨微。
米雪说演这个慈禧,重点落在了眼神上,并没有太多的肢体语言,或者大肆表情。这种表演,如果是角色特别有戏,可能有机会出彩,但实际上这个故事里的慈禧,故事性是很薄弱的,我觉得不是米雪没能力,而是这个角色只让她发挥几成功力,其实就跟黎耀祥一样,并没有充分的发挥。在视后之争方面,因为有米雪的存在,不少人难免拿杨怡跟米雪相比,一比之下就觉得杨怡并没资格拿视后。这种观点真是搞笑,杨怡都得叫米雪一声姨了吧,米雪演戏的时候,杨怡还没出生,如果非要拿二者比,那就等老一辈的都翘辫子了,再让年轻人上位好了。就像黎耀祥演技再好,刘松仁肯定不在他之下,但刘松仁也没拿到视帝,大家就把奖杯供起来好了。
我知道一些老TVB迷,喜欢怀旧。我也喜欢,而且一度不能自拔。好像懂得叹一声TVB现在不够看啦,花旦小生跟以前没得比啦,会显得自己特别深沉有料。后来觉得很可笑,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浪却绝不可能立刻取代前浪。对于曾经,也许不过刚好在他们如日中天的时候,看到了最美妙绝伦的演出。而现在,需要重新来接纳新生力量,其实也是观众的轮回和宿命。

猜你喜欢

  • 已完结 共20集

    迷离档案

  • 全20集

    爱上两个我

  • 已完结 共5集

    星期五俱乐部系..

  • 家变粤语

  • 杨家将刘德华版..

  • 已完结 共40集

    聊斋第二季

  • 全25集

    机场特警

Copyright © 2024-2025 安琪影院 www.539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