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港台剧 《长风镖局》

长风镖局

类型:港台剧香港1970

主演:李婉华 何家劲 刘玉婷 叶童 顾冠忠

导演:李力安

剧情介绍

“为挚爱之镖,为江湖忠义之保镖,为飞蛾扑火之爱之飞镖,缠绵之情……义……恩情纠缠……复仇仇恨……”相传隐藏绝世武功的“翡翠娃娃”再次出现在江湖之中,掀起了一场大战。长风押运局少爷郭旭,为了用《玉娃娃》上记载的医术,为在云家庄两代的云舞少爷治病,宁愿冒险在一群血腥的男人--萧小飞打天下。冯平、快健新力、程铁一在程采玉姐弟的协助下,护送“玉娃娃”来到了云家庄。保镖的路上,官锦衣卫的统帅翁太北,名正言顺的少林、华山、青城,与邪界最大的帮派天佑帮、七星宝等英雄豪杰争相拦截;水被血手纠缠,胭脂如虎。热血暧昧的少年英雄郭旭如何将这支镖送达目的地,就是这部剧的看点!小时候爱追电视剧。生离死别,聚散离合,年幼时未曾经历,只是以剧中人之哀乐为哀乐,心里或以为这样的生活充盈着热切与无奈,这大概是扎根于幼小心灵的人生基调。
《翡翠娃娃》给我的印象之深,恐怕也正在此。那些在电视机前随剧中人痛哭的下午,我再不能忘记,大概也再不会有。多年后,我仍然可以清晰地记起,胭脂抱着酒坛子,伫立闹市的场景,巧笑嫣然,却又凛然不可侵犯。
 
有段时间我偶尔会去想,《翡翠娃娃》作为一部武侠剧,究竟有怎样的特殊性?某一天,突然觉得似有所感:就我所阅读和观看的武侠小说和武侠剧的经验,主人公的成长,武功的增长,各种化险为夷、匪夷所思的经历,当然也包括情感的经历,基本构成了一部武侠小说(剧)的主线,也就是说,传奇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在这个基础上,侠义和情义才在其间展开。
可是,《翡翠娃娃》并不如此。虽然它的主线也离不开一份武林至宝,这是大力提升武功的秘器,但是翡翠娃娃在剧中仅仅是道具而已,对于剧中的重要人物,并没有直接产生效用。
主人公长风镖局的少局主郭旭,一开场是个洒脱不羁、玩世不恭的翩翩佳公子,不愿承担镖局的重任,人生的重心只在诗酒花柳,按采玉的话说,就是只管自己的潇洒快活。当然,在这点上郭旭又表现出与一般纨绔子弟不同的一面,例如剧情开始就渲染出郭旭在京城的名望和地位——这也是位有情有义、有胆有识的人物,他的玩世不恭,只是不同的人生追求而已。对于郭旭,他在整部剧中的经历、变化,并不表现在武功增强,而是在人生追求、情感方面的改变。在百度贴吧看过讨论《翡翠娃娃》里的武功排名,最终讨论的结果,郭旭大约排在第6、7名的位置,排在郭旭之后的辛力、铁衣其实也跟他相差无几,这对于一部武侠剧的男主人公而言,是相对少见的。其实我更想说的是,“武功”在《翡翠娃娃》已经只是一种符号,而并不是主导。郭旭,甚至于其他人物,都没有在武功上有过度的表现和增长,也更没有因此而带来的剧情的转折和改变。这是《翡翠娃娃》作为武侠剧很特殊的一点。
编剧用了几占一半的剧情,来表现郭旭从不愿保镖到勇于承担的转变,整个过程流畅而自然。郭旭接镖的初因在为好友邓忍保一份纯真的情感,这是他自觉作为朋友的道义,并没有长远打算,以致采玉要搬出“凡事一旦开了先例,必须循例而行”来激发他真正挑起镖局的重任。在得知楚楚下落不明时,郭旭还准备打退堂鼓,幸而因此而知道了镖局多年来惨淡经营的窘迫境况,才认真地去思考自身的职责所在。夜访铁衣,当他的面烧掉那幅“难成大器”的对联,是郭大少心路转变的重要见证。而一直到出镖的那一刻,小彭王爷来送行,问郭旭对“保镖”二字的理解,他也只是说:“受人钱财,替人消灾”而已。此时小彭王爷就自身所感,慷慨发表了对“保镖”二字的广义理解,将其上升至保妻儿、保百姓、保家国,郭旭表示醍醐灌顶,至此,郭大少从逃避责任到勇于担当的转变才算圆满地告一段落。
重看一遍的结果,是着意于各种细节和对话,剧中刻画的莫过于“情义”二字。其实整部戏,除了郭旭是无可争议的男主之外,胭脂、封平、采玉、楚楚、辛力、铁衣、邓忍、翁惜珠等人的戏份都不少,而且这些次重要的人物之间,基本都存在交集,这大概也造成了有些人所指摘的剧情太分散,混乱的毛病。凡事有得必有失,我个人,倒是偏爱这些细腻的处理多些。
以下就个别关系和人物略作分析:
(一)兄妹情深:铁衣和采玉
采玉在大多数的场合,都是以一副聪慧睿智、机警细心、成竹在胸的形象出现的,仿佛任何问题,到了采玉这里,都能迎刃而解,这是采玉的过人之处。不过,采玉在铁衣面前,却有另一番情态。
剧情初始,采玉拎着一篮子点心去煤坊探铁衣,举手投足,言语之间,就全然是一副邻家小女儿的情态,完全异于指挥若定的女诸葛了。当煤屑溅到她脸上时,铁衣的关切之情,也是溢于言表。
再有就是,采玉只身见翁泰北,为铁衣据理力争,一番话说得完美得体,翁泰北让铁衣到堂上来对质。铁衣为人率直刚猛,堂上态度仍非常强硬,此时采玉赶紧走到他旁边,低声劝说铁衣要消事,并说了句“朝廷有朝廷的礼仪和规矩”,这时他低眼迟疑了一下,很规矩地说了句:“程铁衣叩见翁大人”,眼光仍旧凌厉,表情却是坚忍的。不得不赞一声,这一刻黄文豪的演绎非常到位。这一幕,更是充分证明了郭旭所说的,能治铁衣者惟有程采玉了。
接下来的一幕也很让人动容。铁衣和百里奔较量武功,其实采玉是有些担心的。上场前,铁衣跟采玉说:“你十岁时曾对我说:‘你永远是我心中的第一高手。’”此时兄妹俩似心有所通,采玉的脸上也表现出了坚定的支持,并听从铁衣之言,稳步走上观武台观赛,这正是对兄长的全心信任和敬爱。此刻也是看得我心中一震。
另外,采玉唯一一次流露出自己困境的,就是在最后一集胭脂死后与铁衣的对话中。铁衣是个粗中有细的人,明白采玉一直以来对郭旭的默默付出,表现了对妹妹终身幸福的关心,不过采玉始终深藏这份感情,连在最亲近的兄长面前都不肯承认,不得不令人感叹。
(二)无悔付出:邓忍和辛力
邓忍可算是《翡翠娃娃》里最可爱的人了,也正是因为他,才促成了整个故事的发生。
说邓忍可爱,因为他身上反映了一个普通人在困境中的抑郁、无奈、挣扎、反抗和追求,邓忍以及他的家事,是这部武侠片贴近人情最为集中的表现。邓忍虽然贵为京城首富,但是他也有自己的悲哀和困境:妻子骄横跋扈,泼辣凌人,他自觉活得没有自由和尊严。遇见楚楚后,心中积郁已久的他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力量和方向。为了楚楚,他一反过去在妻子面前的唯唯诺诺,争取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邓忍对楚楚的感情,起先只是想金屋藏娇,知道楚楚的身份后,他仍然无条件、无怨尤地托镖保护,不求回报,并告诉郭旭不能告诉楚楚真相。在镖队行进过程中,邓忍在紧要关头都舍身相护楚楚,甚至将护身保甲相赠,可见他至情至性的一面。封平因胭脂的事情怒闯邓府时,原本在家里说不上话的邓忍,挺身而出,愿意代妻子受过,在临危时刻也表现了一个丈夫应有的担当。
一个普通人介入了传奇性的江湖,所谓义薄云天就不再是传奇,正如最后翁泰北问起邓忍此行的收获时,邓忍回答:终于亲历江湖,在郭旭、封平、辛力等人身上真正体会到了所谓的行侠仗义、义薄云天。其实他自己在关键时刻的种种表现,何尝就不是呢?
辛力可算是剧中第二个可爱的人,借用云三的评语,那就是:“玩世不恭,看似无情的外表下,有炽热寂寞的心”,我想这个评语确是十分中肯的。他在第一次离开镖局与采玉告别时,有一句话说:“辛力向来最怕牵挂”,这话听得人辛酸不已,有情的人,才会怕牵挂,怕离别,正如铁衣与郭旭对打时,铁衣要郭旭小心棍下无情,郭旭微微一笑,回应说:“说得出这句证明你心中已有情”的道理是一样的。
辛力本是浪迹江湖的独行侠,之所以会与长风镖局扯上关系,根本也是因为楚楚。楚楚长得与他死去的新娘相像,为偿心中之所爱,辛力多次相救,也想方设法跟随镖局前行,而这个真正的原因,一直到任务快完成的时候,辛力才向众人透露出来。
楚楚是幸运的,能得邓忍和辛力二人无私地保护和关爱,尤难能可贵的是,他们互相之间保留的,是非常纯粹的情谊,这点,恐怕也正是楚楚可以坦然接受这份情谊的根本。否则,像封平那样,胭脂就一直都接受得愧欠而沉重。
(三)双面指挥使:翁泰北
《翡翠娃娃》中并无真正的恶人。翁泰北跟长风镖局的对立,只是立场的不同而已。陈鸿烈是TVB出了名的绿叶,确实将翁泰北那种老谋深算、不怒自威演到骨子里去了。
翁泰北指挥锦衣卫时,威严有序,谋划深远,令长风镖局不得不处处顾忌。但是话说回来,翁在处理事情时,也是恩怨分明,一诺千金。铁衣入狱时,他亲自到北镇府司大牢审铁衣,询话间是颇有敬意的。采玉成功救回铁衣,一方面固然是因为采玉的胆识机智,另一方面也是翁泰北顾念采玉代翁惜珠冒险的情谊,按理办事,而没有仗势欺人。在这点上,翁惜珠就远远比不上她父亲,一意孤行,恃气凌人,最终也吃了教训。
作为一个父亲,翁泰北也有循循善诱的一面。在知道女儿的霸道泼辣后,循循教导女儿,对下人,要临之以威,怀之以德;对丈夫,要多关心,少要求,这些都是简单朴实的真理。最后锦衣卫追到云家庄,当着众人的面,翁泰北对邓忍颇有泰山之威严,但到了晚间翁婿二人相对时,翁泰北倒是放下指挥使的架子,以一个长者的身份,询问起邓忍此行的收获,邓忍诚挚相谈的一番话,恰像是对本剧的总结了。
再列叙一些人物的交集(仅凭个人记忆,没有按剧情发展):
1、辛力自耗功力为楚楚解毒后,向采玉辞别。客人辞行,主人明白对方的行事和性情,也并未挽留,只是表达了长风镖局对他的欢迎,三言两语,淡淡说来,却都各有各的情谊。
2、胭脂和铁衣本没有直接的关系。有一幕,胭脂第一次离京出城时,受到锦衣卫的盘问和搜查,不满锦衣卫假公济私的做法,当街怒骂,恰逢铁衣路过,看在眼里,脸上是钦佩的神色。其实这点胭脂和铁衣是很像的,认为对的就去做,不顾一切,不畏权势。铁衣对胭脂大有惺惺相惜之感,这大概也为胭脂死后,铁衣的慨叹埋下了伏笔。
3、二叔是剧中不起眼的小人物,但也颇令人印象深刻,生动而富于人情。胭脂和封平、郭旭的纠葛,二叔是看在眼里的,心内再通明不过了。他不只一次地在胭脂面前暗里明里地为封平说话,说“人年轻的时候,对自己好的越不在乎,得不到却越不甘心”,说“封爷是有心人”,可惜胭脂当时未能开悟。话说二叔对封平真是很好,封平得知胭脂出事,马上要前往邓府,临走前二叔特意嘱咐,不要惹锦衣卫,要注意安全。封平因为胭脂的事情在矮墙上吹笛,二叔就默默地将酒壶放到墙下,还小叹了一口气。胭脂第一次出走后回到酒坊,二叔马上就询问封平的消息。二叔对封平的这般关爱,根本是源于他对胭脂的忠诚,老人家眼里,只有封爷才是真正对胭脂好的人。
4、邓忍与胭脂喝酒谈心的一幕,也见性情。邓忍曾无辜地被胭脂绑架,胭脂又曾在邓府里受翁惜珠的凌辱,二人的过节不可谓浅了。可是当邓忍离家出走,无处可去时,胭脂却因邓忍的坦诚相对,与之对饮、谈心,收留了他。席间邓忍将胭脂和翁惜珠作了精辟的对比,后者是泼辣,蛮不讲理,事事、人人必凌驾其上;前者是倔强,任性,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其实就胭脂收留维护邓忍这件小事上看,就可看到胭脂的明白事理和仗义,与惜珠确有天渊之别。《翡翠娃娃》中人物性格刻画的细致,于此也可见一斑。
5、封平和铁衣仅有的一次单独交谈,也别具深意。那是在封平追上镖局后为铁衣解了锦衣卫之围,二人在河边的对话。通过铁衣之口,一方面,点出了其实什么京城三大少都是浮云,只有封平才是郭旭真正的朋友。另一方面,也指出了三人关系中胭脂的为难和痛苦。由此也可见铁衣的知人之明。
以上所说,不过是本剧的一些细枝末节,似乎无关紧要,但正是这些细枝末节构成了整部剧的基调:细腻、动人,贴近人情,经得起推敲和回味。大少局主不是天生高富帅,天生上进有为;锦衣卫指挥使在其位谋其事,同时也是位明白事理的慈父;小财神也可以疏钱财,近情义;长年刀头舔血的六爷,珍爱晚年家庭的温暖,是仗剑江湖的写意想象外,另一种平凡朴实的心声。即使是那些没有直接关系的人物,也可以有交集,有情义,淡如水,皎如月,真实自然,侠义在此回归了日常和普通本身,而不再只是传奇。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24-2025 安琪影院 www.539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