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欧美剧 《去他*的世界第二季》

去他*的世界第二季

类型:欧美剧英国2019

主演:埃里克斯·劳瑟,杰西卡·巴登,娜奥米·阿基,乔纳森·阿里斯,乔什·迪伦,Tim..

导演:Lucy Forbes

剧情介绍

阿莉莎(杰西卡·巴登饰,《龙虾》)仍在应对第一季中各种事件带来的影响。第二季中添加了新人物邦妮,由荣获英国独立电影奖(BIFA)的娜奥米·阿基(《麦克白夫人》和即将上映的《星球大战9:天行者崛起》)饰演。邦妮是一个有着复杂过往的局外人,并与阿莉莎有着神秘的联系。  英国编剧查理·科维尔回归,为《这个破世界的末日》续写精彩。本剧改编自查尔斯·福斯曼荣获奖项的同名漫画书系列。原创歌曲和配乐将再次由格拉翰姆·考可森操刀。英国导演露西·福布斯(《InMySkin》)和德斯蒂尼·埃卡拉戛(《得寸进尺》)分别执导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该剧集由ClerkenwellFilms和DominicBuchananProductions制作。由默里·弗格森、埃德·麦克唐纳、安迪·贝克、多米尼克·布坎南、乔纳森·恩特威斯尔和查理·科维尔担任监制,珍妮...

《The End of The Fucking World》并非恢弘巨制,更像是鱼鲜小治。鱼汤虽是小菜,这道鱼汤的口味却绝对是独树一帜。

还未仔细观看内容,新奇的影像表达已经令人无法移开双眼。台词与自白相映成辉,台词负责舞台式的展示,自白负责内在化的阐述,二者往往形成有趣的矛盾,又相辅相成共同完成叙事圆环。旁白配合表现力的镜头,尽情渲染人物情绪,将初入尘世的两个孩子措手不及和茫然无助的心理展露无遗。人物回忆时快速闪现的静态蒙太奇,鬼魅而神奇的配乐,干净利落的节奏感都不能更符合后现代的观看方式。

一季,八集,每集不过18/20分钟,但简单的故事节奏紧凑,风格贯穿,而主题中有关人生的隐喻已如石榴子缓缓剥裂,滚落在纹路清晰的红红手掌,鲜艳地裸裎在你我眼前。

艾丽莎和詹姆斯草草启程的旅途,四顾茫然,淡淡的夜色笼罩下来,便已看不清方向,分不清终点和起点。这不正是这颇令人无奈又无助的人生吗?

尤其当你是个孩子的时候,难道没有做过和艾丽莎和詹姆斯一样的梦?英雄美人,骑士公主,或是刀剑合璧,雌雄大盗,驱车纵马,浪迹天涯,只管朝前驱驰,朝前奔跑,一心想要抵达这个世界的尽头。当然知道这只是幻梦,而且身边不会站着美人或是英雄,薄暮中登高而望,能做的也只是纵一匹家犬,或驾一台单车,在屋前屋后的丛林草地溪流深涧茅草蓬蒿中,或奔走潜行,或呼啸悲吟。

最后,盛放心灵的最后的田园草泽被混凝土和机械声取代,唯一近似于天涯海角的隐秘栖息地被侵蚀消殆,自己也不情愿地长大成了个所谓的人,被无形的绳线牵拉到城市,闯入迷乱的霓虹灯中,在千面如一的楼层中连方向都分不清了。

后来,你习惯了这种缺乏幻想的呆滞的生活,童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偶尔回想起来,仿佛故事中的主人公和自己分外陌生,明明发生过的事已经恍若前世一般遥远、暗淡。

可是还有影像,影像中的众生在验证我曾有的幻想,延宕我久远的梦。艾丽莎和詹姆斯正在经历的也许就是每个孩子曾有过的幻想,只是他们将幻想提上了日程,踏在了实处。

很多孩子可能都有过出离和逃亡的幻想,对生活有过如游戏般中断重启的渴望,之所以会这样的原因,没什么好掩饰的,不外乎就是因为人生就是一个令人失望和受挫的过程,只是很多人最终接受了,而一小部分人死也没法认同这样的宿命。

不过艾丽莎和詹姆斯还没有长大,所以这还不是他们需要思考和做出选择的问题。他们应该沉陷在此时自己的痛苦和挣扎,并找到反抗的方式,即便会显得可笑和荒诞,但何必顾忌大人们眼中的那套价值、规矩,在孩子的眼中,那更为可笑。

詹姆斯和艾丽莎都是敏感的孩子,敏感的孩子对环境的感知更强,生活的刀刃不止会划破他们的肌肤,还会深入其骨髓、心灵。詹姆斯的痛苦源自母亲的自杀与父亲的无能,艾丽莎的痛苦源自继父的侵害与母亲的自私。对这倍显操蛋的人生,他们已经忍耐多年,终于,偶然或必然地,他们决定不再忍下去,他们决定做点什么。出于与其说是反抗毋宁说是应付这了无意义的人生的目的,詹姆斯决定杀一个人,艾丽莎决定将自己破处,他们同时看中了同样怪异的对方。紧接着,在一些并不重要的激发性事件之后,他们踏上了离家出走的旅途。仿佛是为了掩饰着这一举动的荒唐幼稚似的,他们为这段旅途赋予了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寻找父亲。

那年,他们17岁。

当他们拿出这个略显寒碜的理由时,我就知道这其实是半个幌子,这个理由有一半是真的,但另一半是他们自己也不会相信这个理由。于是我想到了《大象席地而坐》(曾经写过一篇该电影的评论:大象席地而坐:我们连绝望都如此轻飘飘),想到那几个为了逃避自己生活圈中的那些糟心事,结伴去满洲里看大象的小年青和孩子。父亲、大象,你可以将它说成是乌托邦,其实连乌托邦都不是,就是一块不自信的遮羞布而已。然而其实,他们是不需要这块布的,因为没什么好羞的!艾丽莎和詹姆斯的出走,最终一定会走上只是为了自己的自由的道路,这是直觉的,天性的,也最值得歌颂。

但此时,他们还需要一个额外的理由来为自己壮气,这个注定令人失望的父亲成了一个美好的目的,圆满的意义。找到艾丽莎的父亲成为支撑他们前进的动力,为此,连一路上的伤害都变得似乎有了价值。

我们说到伤害了。这一路上的不幸的遭遇代表的就是人生路上那些你猝不及防、难以躲过的伤害,影像只是更简单也更狭小地将之展现出来了而已,我相信真实的伤害是更为沉重,更难以言说的。

人生之途遭遇的伤害在剧中具象表现为基佬和性骚扰、虐童癖和强奸,最令人揪心的是父亲这个代表幸福期许和美好终点的意象也只不过是另一记更隐秘更具欺骗性的伤害。而无法预料自己会被车轮轧过的小狗不就是现实世界中那些无辜的孩子们吗?

只要你乐意或耐着性子活下去,将会发现,人生中的一切都不过是不期然而然的猝不及防,与看似非必然而必然的薄如蝉翼。和詹姆斯、艾丽莎类似的不幸而敏感的孩子会更为明显地意识到,父母辜负了他们,政府辜负了他们,社会辜负了他们,最终他们愤怒而绝望地出走,奔向一个想象中的世界的终点,想要彻底摆脱这狗日的世界,这稀屎的世界,就如《大象席地而坐》之中那帮追寻象鸣的孩子。

他们是脆弱的,恐惧的,因此才会想要出走,逃离。但他们也是勇猛的,剽悍的,因为他们真的上路了,而大部分人只停留于想象。

一开始,詹姆斯和艾丽莎呈现的形象都是混不吝的,艾丽莎简直飞天蜈蚣,詹姆斯冷血到敢杀人,但是随着剧情推进,我们发现,这一切不过是一层虚张声势的自我保护,他们和无数同龄孩子并没有什么两样,孱弱、无辜、迷茫、失望、愤怒,是他们和无数他们的共性。

尚未涉世的孩子们在面对这个成人社会时,都不外乎是值得同情的弱者。詹姆斯和艾丽莎都没有他们外表呈现得那样强大,远远没有。看起来冷血无情的詹姆斯无法打掉基佬肮脏的手掌,狂躁极端的艾丽莎无法挣脱性变态侵凌的臂膀,他们借着阴郁与暴力的外表掩护自己纸屑般脆弱的心脏,在无人的时候躲在角落昏暗的灯光下静静地哭泣。

好在,他们不必只是如此,因为他们有了彼此,他们可以相互抱拥着取暖,就像寒冷的夜里两簇微弱摇曳着却彼此照耀的火苗。艾丽莎和詹姆斯渐渐爱上了彼此,为对方而变成了更好的人类。遇到困难互相扶持,危难关头交换性命。为了艾丽莎,詹姆斯手中的匕首变成了温暖的小黄花,也是为了艾丽莎,詹姆斯手中白色的匕首变成鲜红的凶器,詹姆斯成了杀人犯,而艾丽莎并没有独自脱身,她为詹姆斯清理杀人现场并与之双宿双飞。从此他们远走高飞,浪迹天涯,就像著名的喋血鸳鸯邦尼与克莱德。

不可避免地,像任何亲密关系一样,他们会发生矛盾,会产生误解,经历信任危机,会短暂地分开。有的感情脆弱易折,会就此雨打风吹去,而对有的恋人来说,离开反而证明了他们无法离开彼此。艾丽莎和詹姆斯属于后者,他们如两砣看不起眼的泥巴,本无甚出奇,但紧紧黏拢在一起,烧制之后,竟奇迹般地浑然天成。

共同努力之下,他们抵达了预期的旅程终点,他们找到了艾丽莎的父亲,而且父亲展现出来的模样竟然完全符合预期,一路的屈辱和危难似乎换来了笑中带泪的结局。然而阴影在故事尚未转折前就已如夜幕中的罗网撒下。在尚未找到父亲之前,艾丽莎就已经陷入了自我怀疑之中,她担忧的是驱使她踏上旅途的温暖的父亲形象只是她幻想出来的谎言。找到父亲后,艾丽莎沉浸在幸福之中,而旁观在侧的詹姆斯却很快意识到了此人并非可托之人。

而终究不出意外地,父亲的形象轰然倒塌,生活再次对我们扇了一巴掌,幸福一眨眼成为高空上的海市蜃楼,污水中的绚烂泡影,为旅途而预设的意义也刹那幻灭。

然而旅途就没有意义了吗?并非如此,因为他们收获了最珍贵的礼物——爱情。他们相互依偎着走了如许短暂又如许漫长的路,那是多少人梦中常去却从未涉足的路。永远追寻爱与自由,就是人生这段旅途的意义,而他们寻到了。

那年,他们才18。

(后续剧评均首发于公众号:段雪生)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24-2025 安琪影院 www.539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