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欧美剧 《广告狂人第七季》

广告狂人第七季

类型:欧美剧美国2014

主演:乔恩·哈姆,伊丽莎白·莫斯,文森特·卡塞瑟,詹纽瑞·琼斯,克里斯蒂娜·亨德里克..

导演:马修·韦纳

剧情介绍

《广告狂人》第七季暨完结季共14集将拆分为两部分“创世纪”和“一个时代的落幕“,分别在2014年和2015春天播出,以此向陪伴《广告狂人》八年的新老观众告别。  在《广告狂人》第六季的结尾,背负着巨大谎言、并不断用酒精和出轨麻醉自己、寻求心理自偿的广告才子唐德雷珀糜烂不检点的私生活被女儿萨丽撞破败露,和二婚妻子梅根的婚姻又再度产生巨大裂痕。梦魇般阵阵袭来的成长经历、物是人非的同僚令唐德雷珀对充斥着虚伪人际的广告业乃至整个中产社会产生了巨大的排斥和疲惫情绪,渴望“洗净”自己的唐在SCDP的客户见面会上崩溃、坦白了自己的身世,令客户自觉受到羞辱,SCDP合伙人为了公司利益辞退了唐,职位由他曾经提拔起来的徒弟、如今叱咤广告业的才女佩琪接任。  被战争、民运和动乱裹挟、令所有人局促不安的的七十年代的脚步正渐渐靠近,佩琪在这个女性崛起的岁月中会否选择自立门户?唐在... 一年前,在看完Mad Men前六季时写下长达一万字的剧评,以人物为章节,却在写到第一主角Donald Draper时搁笔。或许是因为编剧Matthew Weiner赋予了这个角色足够的复杂性,或许是由于剧集尚未完结,人物走向在【英雄】与【反英雄】之间暧昧不明。
 而今七季完结,这些日子赋闲在家,又把前六季翻出来重温,很多过去忽略的细节一一浮现,对整部剧都有了更深层的认识。于是在前评中添续,自以为这一回,把Don Draper这个人物解透了——祛魅的过程,也就是他身上魔力光环消失的过程……他不再是我的理查德。
 开心。失望。难过。
 下文中有一年前的看法,也有今天刚刚写下的内容。前后并不完全一致,权当是“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放在这里,聊以自娱。
 
================================
 Donald Draper
 本来是打算将他放在最后的,我们亲爱的第一男主,Draper先生。然而前面才写到四个人便已逾八千字,直接导致了长达一个月的停笔,心下想着如果再不开始,恐怕这最重要的一环就成不了啦。其实最初打算追剧,很大程度上还是为了他,这个外表上完美到惊人的男人。
 “天之骄子”,我们如此称呼这一类人。对于同性,是Bert最赏识的下属,Roger最欢迎的合作伙伴,Pete最理想的偶像;对于异性,是Betty在表面上最完美的丈夫,是几乎所有女人最无法拒绝的情人。说白了就是一张无可挑剔的正直好脸,一身落落寡欢的不群气质,一份卓然于世的奥妙天赋。只有中学的文化水平,然而人生沧桑赋予他高绝的文人风度;其思想未必深刻,然而胜在难以捉摸。当然还有那一支低沉优雅的声线,仿佛压实了的精装书页,熏透了白兰地的酒香,在说服他人上有着洗脑般的力量。同样一段广告创意,由他向客户展示,可以收获三倍于其他创意人员的效果。他是纽约万千广告人中挑出的那个极致,是各种人生叠加出来的总和。
 我本以为,以上这些就足以给他一个鲜明的概括;然而不是这样的,真正让Don从众多各具魅力的角色中跳出来的,并非他的英俊或才华,也并非他睡过的女人数量,而是在于,我自己的观看感受。是的,Don Draper是《Mad Men》中唯一一个让我第一眼便充满好感,却在七季时光消磨中,渐渐生厌的角色。偏偏还给不出理由。
 我在写作上的女神说过这样一段话,当你没有真正认识一个人的时候,可以很轻易地说爱他或恨他;然而当你走近到足以看清,你会发现对他的感觉,是无法形容的复杂。这话是用来形容理查德的,想了想,与他有太多相似之处的Don,也可以原封不动地将这段话搬走拿好。
 在尚为陌生时所传达出的爱或恨,多是因为只看到了此人身上的几个片面。比如我妈,她从一开始就不喜欢Don,仅仅是因为他毫无节制、不知羞耻地一次次出轨,而七季看下来,虽然她承认了Don的才华与为人,依然可以紧紧抓住“出轨”这一条无可宽恕的罪过不放,对他下一个否定的结论。Don Draper之于她,真的仅仅是她看过的各种剧集的各种角色中,微不足道的一个罢了;因为没有其他特殊的意义,也就无须用心揣摩其人格的全部。然而我不一样,Don Draper对于我来说意义非凡,是我这么多年在各种影视作品中唯一喜欢过的男主。作为异性,我想遇见他;作为一个“人”本身,我更想成为他。
 简而言之,他是Alan Richard在三次元中的实体化。
 来看看他们的相似之处吧:非凡的英俊,骄人的才华,刺目的光芒;有大批的崇拜者与追随者,视他为理想与偶像,然而片面折射出的幻觉在现实面前都不堪一击,可以随时倒戈相向;沾花惹草的本性,恃才傲物的态度,自己都被自己闪瞎了的空虚与幼稚——本怀着自强不息的追求,无奈灵魂镶嵌在太高的天空,在现实的冲击面前脆弱易碎又难以拔除,一旦挣扎破裂,便无法纠正、重新开始,只有垂悬于一线的飘摇,直至坚持不住、坠落结束。生命是一场不大不小的劫难,几十年的风光都依靠于一个虚幻的支撑,始终自欺,便足以欺人,仿佛强大蓬勃、坚不可摧;实际上却还是个小孩子呢……Boys will be boys,这话放在Roger身上是一个意思,放在Don身上也同样适用,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含义。Roger是干脆相信人生无意义,也毫无奔波探寻的念头,于他而言,当下的此处就有看不完的风景;而Don却是模糊地感受到一种概念,关于他所体会到的人生,并试图通过不断地回忆童年经历来寻找答案。他仿佛一直在犹豫不决,一边相信生命中应当存在某种“终极”的意义,是他一切行为的内核,另一边却又始终抓不住它,无法拒绝身周纷至沓来的诱惑,也就听任生活以它最自在的方式流过。剧终季的最后一集,在嬉皮士的互助会上,失意的男人所谈论的“冰箱理论”,让在场的Don起身走向他,两个男人抱在一起痛声相泣。他说自己仿佛冰箱里的食物,隔着一道冰箱门,被放置在黑暗里。门外是人家的餐厅,他听得见餐桌前人们交谈的声音,但谈论的内容跟他从来都没关系;突然间,灯亮了,有人打开了冰箱门,人们看向冰箱内部,就好像是看向他,但实际上人们并不是在看他,而是取走了其他的食物……冰箱门被关上,黑暗再次降临。
 永恒的混沌和暂时的光明,绝对的虚无与相对的希望,当Don听到男人的描述,他或许认为自己刚刚遇到了感同身受的人生,找到了其全部意义中那个“终极”的所在——就像他长久以来所担心的那样,是永无。
 他两次走进婚姻,先后经历了漫长的挣扎与迅速的失败;他有过太多的情人与数不清的艳遇,似乎从未陷落于哪一个,那天赋般诚恳端肃的轻浮,本质上也还是轻浮;从妓院到朝鲜战场,从皮草售货员到业界最负盛名的广告创意总监,从整体着眼,他的人生起伏稍经简化就是一道模范的传奇,然而从独立的每一天来看,还不是在烟酒沉醉中蹉跎度过。S&C见证了他才华的崛起,SCDP更是他亲手创立的事业,从职业经理人到公司合伙人,在他资产发酵的同时,不断膨胀的更有他对自认为多年积累凝结的心血的执念。他不能够想象离开自己已然取得成就的这个小世界,对于前往陌生环境,淹没在平庸中的风险,他一点儿也不想承担。跨越七季几乎可以贯穿全剧的一条主线,就是Don抱着这样一种爱惜羽毛的骄矜,一次又一次对抗着McCann公司对自己的渴望——McCann的老大把话说得很明白,Don Draper就是他的“白鲸”,从第一季起他便不断地为收购S&C作出努力,就是希望能将Don纳入麾下;而历经十年的挣扎,Don同SCDP一起,终于屈服于McCann的执着。然而这并不是因为他已然接纳了这样的现实,却只是,有心无力。如同死亡,是竭力避免,却明知不可战胜的、写定在命里的结局。
 既然死亡是必然,那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反正随着生命的消逝,一切存在过的痕迹,对于生命者本人来说也都将遁入永无。被McCann所收购也是同样的道理,之前为防止被收购所作出的一切努力全部化为泡影,【结果】所带来的失望与灰心使人盲目,让Don不再能够看到【过程】本身为自己的成长、为SCDP全体成员带来的意义。一开始我以为Matthew Weiner是在试图表现一种宿命论,你所厌恶、逃避、背弃过的种种,最终都会找上门来,具有悲剧般的仪式感。然而这些天重新回顾,陆陆续续挑了部分集数看,才发觉Weiner的段位远远比我想象的更高,以至于我现在不能够完整地表述出他编剧思想中的最高层格,只能说,他想表达的很大一部分主题,就是“永无”。
 永无,从结果论角度来说,是人生的虚诞与无意义(状态1);从过程论角度来说,若看清了结果就是有意识地选择正视(状态2),若尚未看清,则是最自然状态的得过且过(状态3)。Don作为主人公,是剧中唯一一个得以完整经历从状态3到状态1再到状态2的成长过程的角色,而Mad Men这部剧,主要着力刻画了Don由状态3向状态1的转变过程,是他不断地堕落、下沉,直至认清生命之无望的谷底;至于由1到2的升华,则被剧终集的小小一段黑屏轻描淡写地带过。我想,这也许是因为Weiner到底还是悲观主义者,即使心里抱有隐秘的希望,希望Don能通过某种方式从人生最清醒的低谷中走出来,进入状态2,在正视了人生本质之“永无”后,依然能主动选择积极地面对【过程】,而不是一味将目光锁定在【结果】的悲哀上。为此,他让Don回到McCann,为可口可乐创作出I Want to Buy the World A Coke这支传世之作。
 当然,还有那种内心阴暗、对人生彻底不抱任何指望的观众,也可以把这支广告理解成不过是Don的又一个天才作品。这个男人最擅长利用生活带给他的Sparkle,创造可衡量的商业价值——他或许碰触到了人生“永无”的意义,但那只是在事业受阻、得知Betty罹患癌症、Stephene不告而别、互助会上聆听失意男人的“冰箱理论”的N重打击之下,所产生的痛彻、然而短暂的清醒。或者,他根本就是怕了,害怕面对人生的真相,而选择了遗忘与退缩。总之不过多久,待他回到原先的生活,Don Draper也就会退缩回状态3——烟酒,女人,广告创作与继续沉沦。
 这样的理解的确是一黑到底,细思之下令人毛骨悚然,简直折射了我们每个人,至少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大众的写实人生。至少在那个经典的片头中,Don从写字楼的高处不断地下坠,最终却又能够安全降落在办公室的沙发里,悠闲地点上一支烟,看起来也不像是进入了理想的状态2,反而像是对状态3的回归。这样,整部剧就构成了一个闭圆,使Don Draper永远地固步自封、陷入毫无长进的死循环。再或者,根本不会有第二次循环,因为第一次认清“永无”面目所带来的震慑,能够让人保持原地踏步,情愿一直这样将就下去。
 我相信Matthew Weiner的心没有那么黑,这第二种理解说得通,希望只是巧合而已。说到闭圆,对比第七季和第一季,很多主要角色看似回到原点的设置,实际上究其本质都有成长(然而这些原点设置是如此的巧妙!)。第一季的Rachael Maken重新出现,这一次却是在Don的幻想里,现实中的Rachael已经嫁人生子,承担了家庭、社会予以她的责任,而第七季中眉眼与Rachael极像的餐厅女招待,却因抛下孩子离家远走而时刻遭受灵魂的鞭笞,SHE-the-Former knew that life goes on (or at least it ‘has to’), while SHE-the-Latter thought she wanted a fresh start (yet failed, obviously);Pete与Trudy复合,再婚有了女儿作为二人关系的缓冲器,或许结局会有所不同,一家人登上私人飞机的画面笼罩着幸福的光晕,却让人不禁想起第一季中Pete父亲正是死于一场空难;Roger展开了第三段婚姻,这一次是与Megan的母亲Marie,半老徐娘风韵犹存,连眉眼都有几分像原配妻子Mona,用Joan的话讲,他终于重新找到了与自己年龄相合的人;Betty重返校园,第一季里陷入抑郁需要接受心理治疗的她,这一次攻读的正是心理学master学位,同时却因肺癌而在走向死亡(注意,与Don的婚姻可以理解成Betty的第一次死亡,直至第三季决定与Don离婚则是她的复生),与Don的二人关系,也终于是可以平心静气地坐在厨房里,Don为她按摩肩膀,她点上一支烟,脊背挺得笔直,像个骄傲的、受宠的公主一样,像从前一样。
 在所有人中,似乎只有Peggy和Joan真正move on了。一个收获了来自最好朋友的爱情,从她为争取客户而对上司摆出的强硬态度来看,Peggy不再是第一季中心高要强却缺乏底气的青涩女孩,McCann公司也无法埋没她的才华;另一个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儿子得到了Roger的遗产继承权而再无后顾之忧,Joan放弃了傍身钻石王老五(并很可能是真爱的)Richard的机会与环游世界的逍遥享乐,可见其不再犹疑的意志自由。一个从二十岁到三十岁,另一个从三十岁到四十岁,她们都处在各自人生的最好阶段,等待她们的是同样光明的前路。女权主义的发展是Mad Men中一个显著的时代标签,或许编剧们是觉得,为自己的事业而奋斗的女人,运气都不会太差。
 -Fin-

猜你喜欢

  • 嫁给我

  • 已完结 共6集

    公关第一季

  • 更新至10集已完结

    外滩探秘

  • 完结

    我爱上的人是奇..

  • 已完结 共8集

    朱庇特传奇

  • 已完结 共22集

    联邦调查局:通..

  • 已完结 共6集

    古宅老友记第三..

  • 第10集完结

    权欲第四章:武..

Copyright © 2024-2025 安琪影院 www.539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