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纪录片 《意志的胜利》

意志的胜利

类型:纪录片1935

主演:阿道夫·希特勒,马克斯·阿曼,马丁·鲍曼

导演:莱妮·里芬施塔尔

安琪云2

安琪云1

剧情介绍

1934年,德国著名女导演莱尼•里芬斯塔尔(LeniRiefenstahl)受邀拍摄了《意志的胜利》。影片由纳粹构思,第三帝国出资赞助,记录了纳粹巅峰时期的会议、集会和游行盛况。为配合拍摄,帝国提供...这个片子值得讨论的东西很多,这里权且胡乱罗嗦几句。
片名叫“意志的胜利”,明确地表明了态度,即精神的力量要大于物质。结党靠得是什么?不光是金钱美女、升迁的许诺、或是随之而来的更大的权力。纳粹也是意识形态政党。
这里面的意志不是基督教,虽然纳粹名义上不反对基督教,而且还在利用基督教,但纳粹的“意志”和基督教精神相去甚远。路德的革命早就把外国教会抛之脑后。如果自己来和上帝沟通,那上帝是什么样也就无所谓了。个人和民族的“意志”在德国人那越来越重要。
片中所传达的纳粹的“意志”,包含了个人和集体的荣誉、骄傲的身份认同、牺牲精神、德国的英雄主义传统。通篇的交响乐、进行曲、自发的欢呼、整齐的队列、大佬们的演讲,无时无刻不在强调着这种“意志”。
当然,纳粹只是威权加集权,够不上极权主义,还没到“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地步。但纳粹的这种体制,强调了主体性,给个体留下了一定思考和选择的空间,留下了张扬个体意志的机会,所以这种体制更具有活力。
片中约瑟夫·戈培尔的发言,虽不如其它大佬们“振奋人心”,但却更加蛊惑:“愿热情之火永不熄灭,它给予温暖和光明···用步枪夺取政权也许是一种不错的方式,但是更好的方式是赢得人民的心”。按照戈培尔的说法,谎话重复一千遍就成了真理,何况是夹杂着事实的谎话。大师戈培尔的这种手段不光应用于宣传领域,其背后的理念也深刻得让众多“智者”拜服于地,成为各自安身立命的指路明灯。
有人说导演不是纳粹、没有立场,而只是纯粹的艺术创作者。如果照这么说,那不知该把激进的江青至于何地。也许怪只怪江青的样板戏没人家吸引人,或者样板戏不太对21世纪文艺青年的口味。
艺术和政治无法分开。没有纯粹的“记录”片,也没有纯粹的“艺术”视角。光从审美的角度谈论此片有些自欺欺人、或有些自我安慰。“美”有很多种,相应地就有很多种审美方式。是欣赏此种美、还是欣赏彼种美——本身就是政治。贝多芬和莫扎特之间的差异,未必比两个政党间的差异小。不同朝代出土的器具都有粗犷和细腻之分,有厚重和轻浮之分,何况是影音这类更加蛊惑人心的艺术。
纽伦堡审判时候,有的战犯说,我只是军人或官僚体系内的一员,我只是服从上级命令,伤人不能怪枪炮,所以“我无罪”。不过,如果枪炮有意识,“它们”或许会暗自对持枪者产生崇拜、赞叹,会暗自享受杀戮的快感。把杀手这个职业神圣化、合法化的想法,相当后现代。这和把艺术家变得很超脱,把艺术变得价值无涉一样。成王败寇,盎格鲁撒克逊文化向来不待见德国人的“权力意志”,所以此片在西方一直被禁。
随着战争的失败,希特勒、戈培尔都奔赴了黄泉。当年党代会开得意气风发,但同样是在纽伦堡,当年慷慨陈词的赫斯、戈林等人都遭到了审判。“意志”已经退散,宣传意志的导演则快要先胜利了。

Copyright © 2024-2025 安琪影院 www.539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