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纪录片 《上帝不再眷顾我们》

上帝不再眷顾我们

类型:纪录片美国2006

主演:JohnBulDau,PantherBior

导演:TommyWalker,ChristopherDillonQuinn

安琪云1

剧情介绍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为了寻求安全的生活,一群躲避苏丹内战而到处迁徙的孩子漂泊多年后,其中一部分在最近受到美国的政治庇护而定居,开始一连串的文化冲击。在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第一堂课上,老师就给我们放了这个纪录片,God Grew Tired of Us。一部好的纪录片能从各种不同方面来进行解读。每个人在不同时段所关注的点也是千差万别的,关注的总是自己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无论是意识下的思索或是潜意识的思索。对于我来说,我感动于大高个子(看过一遍,忘记了名字)放弃自己求学的机会打三份工为了让自己的家人来到美国,过上好日子。我感动于他说“People have hope in me". 他自己选择来承担一份责任,一份重任。于是去演讲,去积极的和政府交涉,去组织游行。当当年来到美国的”lost boys" 相聚时,有些人穿着很美国的嘻哈风,有些人打扮得很潮,只有大高个子,穿上直挺挺的西装,他的一举一动似乎囊括了很多年的承担responsibility的气质。每个“lost boys"其实生活都很不容易,凌晨到家,早上七点就要去工作。或是凌晨四点起床,去赶早班。在工厂做着机械重复的事情,在餐厅打工。可是对于他们来说,这些是自己能够生存的第一步。看到这里,忽然间想起自己生活的地方。在明尼阿波利斯,周围的邻居都是索马里人。明尼阿波利斯接纳了很多索马里难民。记得有一天坐公车回家,索马里司机很热情的很我聊天。我问他喜欢这份工作吗?他说很喜欢,因为可以赚钱,可以生存。在我看来,司机师傅是幸福的,他的脸上总是由内而外发自肺腑的笑。因为生长环境的原因,以前的我很鄙视为了赚钱而去选择工作的人。认为很多人的一生似乎都是在为了金钱而生活,为了利益勾心斗角,为了赚钱而失去了自己。所以就一贯的钻进了牛角尖里面。我一直想要去寻找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自觉的开始”清高“起来。内心里面鄙视markting一类的专业,感觉很多专业都带有着很浓的铜臭的气味。当有人对我说他想选择什么样的专业因为那个专业以后就业前景明朗时,我总是想去说服他不能这样来决定自己的人生,要去选择自己真正热爱的专业然后努力去做。坚守着这样的想法,于是我总是做了一件事情后发现自己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喜欢。于是开始换方向。每天天马行空的想着如何来丰富自己的人生。游泳,练舞,练长笛,学习,看电影,读书,学法语,练口语。我想要的太多太多。却又因为每天没有完成一些自己一直想要做的事情而去懊恼不堪。学业压力特别繁重的时候就会抱怨自己没有时间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结果两方面都没有做好。这就是我上学期的一个状态。我标榜着自己不要被一些事情而绑架,要自由意志,要enjoy the moment, 要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结果我被一大堆的想法所仅仅的绑架了。患得患失,慌慌张张。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方向是好的,也就是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结果却总是和预期的大相径庭。这几天开始慢慢的明白,之所以我们太多的忧虑,太多的患得患失,是因为”我们已经拥有太多,并且舍不得放下“。昨天和闺蜜聊天,我说我渐渐的清楚的认识到自己不适合做PHD,我想做和跨文化有关的工作。于是她提到了她男朋友的表姐A,现在在广州做外贸做的很不错。A高中毕业后,因为家里面重男轻女所以就没有钱继续读书。为了生存,A当过服务员,当过洗头妹,做过洗碗工。A做每份工作都是投入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努力去做,因为她说她把每次机会都当做最后一次机会。后来慢慢的A觉得不读书是不行的,于是就慢慢攒钱,然后拿钱来读外语外贸大学的夜校。然后拿着大专的文凭开始投简历。在一家外贸小型私企面试时,老板问为什么要选择她。她说因为这个机会于她来说就像是一个救命稻草一样,她已经一无所有,所以会特别努力的去工作。于是她在很多本科生面前得到了工作机会,于是十分出色的去工作,于是她现在生活很幸福。“当你一无所有时,会很认真的去对待每个机会,会很真诚的懂得感恩对别人好。” 纪录片里面的lost boys,很阳光的索马里司机,闺蜜男朋友的表姐,他们教会我的,是脚踏实地,百分之一百二的珍惜眼前的机会。其实对于年轻人来说,我们一直以为自己拥有很多,其实很多情况下,我一无所有。很开心的是,拥有机会,拥有希望。

Copyright © 2024-2025 安琪影院 www.539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