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纪录片 《大卫王国以色列人的传奇》

大卫王国以色列人的传奇

类型:纪录片美国2077

主演:F·默里·亚伯拉罕,雷内·奥博诺伊斯,JakeBorowski

导演:CarlByker

剧情介绍

巴以冲突一直是困扰中东地区的重大问题。本片向我们介绍了作为强势一方的以色列是如何诞生以及它的历史、宗教根源。届时亚伯拉罕、解放者摩西、应许之地等等熟悉的故事都会一一呈现于我们眼前。

四集纪录片,关于犹太人以及犹太教,非常不错,值得推荐。

当今世界虽然林林总总的宗教类别有很多,但占据大部分人精神世界的依然是天主教(基督教)、佛教以及伊斯兰教。犹太教作为古老的宗教,影响力远不如旧,但深究起来,它才是天主教、基督教以及伊斯兰教的根源。过去看圣经,常有疑惑,为何旧约中的上帝与新约中的主如此不同?旧约充满暴力,新约主张隐忍。后来看的书多了,才知道旧约是律法,是历史,是根,新约只是演绎。在古兰经里基督是先知,在新约里他是上帝的儿子。在我看来他是谁并不重要,他传扬的道才很重要,大概这种想法本身已经大逆不道。

那个民族为坚持独一的神,常常被欺压,时时被驱赶。希伯来圣经中的核心思想是神是惩恶扬善的,但《约伯记》却提出了现实的悖论:If there was no reward for being good, no punishment for being bad, then why bothering obeying God’s laws?后世拿撒勒的耶稣和佛教都用末世论回答这个问题,现世的极端伊斯兰教用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回答,但最初的最初,宗教因何而生?

旧约说神以自己的形象造人,又说你不可崇拜偶像,同样的话也出现在其他宗教的古籍经典上,但人类是如此的喜好夸大,追求极致,最终用人手造出了美轮美奂的教堂、用极尽的色彩勾勒神的形象,它们很美,但它们真的属神吗?耶稣谴责一心研读的法利赛人、驱赶圣殿中的商贩,但上帝与摩西立约,从祭司献祭到著书传经,神要的与人给的,万人千法,不一而同。思虑太多,就此打住,不能说。。。

观影笔记:

第一集 By the rivers of Babylon

公元前589年最后的古以色列人-犹大人反抗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尼布甲尼撒下令摧毁所罗门圣殿(第一圣殿),并迁徙耶路撒冷人为巴比伦之囚。犹太人编写了希伯来圣经的最早版本,它是最早成书的典籍。犹太人先祖是亚伯拉罕,他提出一神论。神让亚伯拉罕前往埃及附近的迦南,并以弑子以撒试验他。摩西Moses的故事,引发埃及十灾,出埃及记是以色列人史端,上帝在西奈山上传摩西十诫。十诫的革命性在于上帝并非关心人类如何对待神,那是异端做法,上帝关心的是人类如何对待彼此。

It shifted focus from you honor God by treating God well to you honor God by treating well the person standing in front of you. The ten commandments summarized the essence of the Jewish message for all the ages. Even though Moses didn’t get to see the land which was the aim of his life, he did get to see God which the Bible tells us is the aim of every life.

圣经记载摩西死后以色列人入侵迦南,但根据历史,以色列人没有入侵迦南,以色列人就是迦南人。青铜时代晚期的迦南文化与铁器时代早期的以色列文化具有连贯性。以色列成为一个民族并不是通过入侵,而是通过讲述自己的故事才完成的。

Cultural identity is very much a cultural fiction.

撒母耳记:大卫王的故事。Yahweh do not see as human beings see. They look at appearances, but he looks at the heart.大卫故事最重要的训诫来自于他的失败(与拔士巴的私通)

圣经与考古都证明公元前720年亚述人征服并驱赶了以色列人的十个北方支派,他们被外邦人同化,仅存犹大支派Judah。

一神论是很晚才在以色列人中发展起来的,大部分早期以色列人是多神论者。公元前640年约西亚King Josiah统治犹大,仍有很多犹大人崇拜被认为是以色列之神妻子的亚舍拉女神Asherah。公元前622年约西亚宣称找到摩西所写的经卷,即《申命记Deuteronomy》,该经卷禁止崇拜亚舍拉和其他异教神明,更重要的是它提出只能在耶路撒冷圣殿敬拜耶和华。这是古代以色列主要的宗教革命之一,是以色列一神教的开端。公元前609年约西亚伏击埃及军队,但随后的战争中犹大军队屡败,约西亚被杀。之后即位的以色列列王重新崇拜亚舍拉及其他众神。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进攻耶路撒冷,掳走耶路撒冷人。

For those who accepted their guilt and changed their ways, there was hope.

第二集 The Book and the Sword

公元前538年波斯人征服了巴比伦,波斯王释放了巴比伦之囚。耶路撒冷开始建第二圣殿,《以斯拉记》有相关记载。波斯国王派以斯拉重建耶路撒冷秩序。以斯拉带了《摩西五经》,即《托拉》并当众宣读。全体犹太人受邀立约,革命性的证明以色列的神不止眷顾国王和祭司,也眷顾普通人。以斯拉公布《托拉》之后,在以色列就没有神秘的知识了。God’s revelation is for anyone who chooses to understand it. Everyone can seek God. Everyone can understand God’s teaching.

圣经是古代世界最复杂的律法书籍之一。

希伯来圣经中核心理念是神是惩恶扬善的、公平的,但约伯记中通过约伯遭遇的一系列灾难反驳了这个绝对教义,并提出人生重要问题之一:为什么恶人常常成功而善人常常受苦。If there was no reward for being good, no punishment for being bad, then why bothering obeying God’s laws?

进入公元前四世纪后,犹太人开始只把圣经看作他们的历史而不是未来,很少有人相信来世。

公元前四世纪亚历山大大帝带领希腊入侵中东,犹太人被逐步希腊化,带来各种创新,从以物易物走向使用货币,经济开放带来人口大迁徙mass movement。

公元前2世纪便西拉Ben Sira对犹太教发起革命性的变革,他深受苏格拉底及柏拉图的希腊哲学影响,成为犹太哲学家先驱之一。《便西拉智训》表达对智慧的敬意,这是专属于希腊的特点。新理念出现,即圣经作者都受到天启,因此圣经每句话都是真实的。公元前2世纪一些犹太人开始相信人死后会复活并接受审判,善人入天堂而恶人下地狱。

亚历山大大帝死后,塞琉古王朝控制中东。公元前185年安提阿古四世继位,《马加比传》中记录他的敕令要求臣民放弃祖先传统,改为希腊信仰。耶孙凭贿赂得到犹太祭司长之职,迫使犹太人改为希腊人生活方式。这种社会变革导致强烈反抗,反对安提阿古的运动起于乡村,马加比家族起义反抗宗教迫害。由于安息日不可作战,历史上出现首次有系统的殉教。公元前164年马加比家族终于统治耶路撒冷,重新洁净圣殿,有了光明节Festival of Hanukkah,即犹太人重新献祭圣殿的节日。

If one is fighting a righteous war, the few can defeat the many, the righteous can defeat the wicked. This becomes a mainstay, not only in Jewish tradition, but in Judeo-Christian tradition,the idea that one ought to be willing to die for one’s belief—-martyrdom.如果你是为正义而战,就能够以少胜多,好人就能打败坏人。这不仅成了犹太传统的一个支柱,而且成了犹太-基督教传统的支柱,那就是人应当愿意为自己的信仰而死的观念,也就是殉教。

第三集 The End of Days

公元前62年庞培进攻耶路撒冷,罗马人是多神崇拜并相信力量战胜一切。就是否要反抗罗马统治,犹太人内部出现巨大分歧,引发一场犹太人内战。祭司阶级是最富裕阶级,每年最重要节日是逾越节Passover,是其巨大的财富和权力来源,只要罗马人不干预逾越节,他们就愿意帮助罗马人统治耶路撒冷,但其他犹太人认为他们是叛徒,并发起反抗。罗马人派希律王着手镇压,他成为犹太王,重建圣殿。犹太教派之一艾赛尼人居于死海边,认为世界末日即将到来,《死海古卷》的创作者。公元前4年,希律王死,反叛者攻击犹太人中的富裕阶级并解放奴隶壮大队伍。

法利赛人中最有影响力的希勒尔认为谁统治犹大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过一种有道德的生活,对他人和善。希勒尔思想的三个核心问题:If I am not for myself, who shall be for me? If I am only for myself, who am I? If not now,when?革命性想法在于认为任何人都可以与神沟通,只要认真研读圣经,接近上帝的途径是学习。

公元30年,拿撒勒的耶稣受希勒尔学派影响。Hillel’s admonition to treat others as you would like to be treated became for Jesus being willing to turn the other cheek to your enemies.

耶稣延续了公元一世纪犹太教的精神,同时也如艾赛尼人一样相信神会一劳永逸的解救世人,宣讲天国近了,属于末世论先知。公元33年耶稣被处死。公元42年,耶路撒冷出现袭家利sicarii团体,他们认为任何不反抗罗马人的人都是通敌者,应该处死,他们杀死耶路撒冷圣殿祭司长并开展一系列暗杀行动,被冠以极端分子之名,他们即奋锐党zealots内的一个派别。

公元67年罗马士兵冲入希律王的圣殿,犹太人团结一致赶出罗马人。大部分犹太人反对起义,与奋锐党对抗,爆发内战,奋锐党胜。继而罗马人、叙利亚人与犹太人之间爆发战争。韦巴斯芗带兵镇压,犹太人逃亡。公元70年圣殿被毁。

第四集 The Gifts of the Jews

罗马人控制了犹大全境,除了死海边的马萨德城堡被袭家利人控制,最后均自愿殉教。袭家利人、艾赛尼人都被罗马人灭,仅存法利赛人,领导阶层从祭司转为拉比是圣殿被毁后的犹太教的特征之一。拉比在犹太会堂讲经,犹太会堂承担起圣殿的功能。犹太教变成属灵的宗教,祷告代替了燔祭,拉比取代了祭司,犹太会堂取代了圣殿。

公元130年西门.巴尔.科赫巴领导反抗罗马起义,创立最后一个独立的犹太王国,132-135年几乎把罗马人赶出犹大,是弥赛亚式的起义。哈德良派出塞维鲁出征耶路撒冷,起义被镇压。巴尔.科赫巴起义是纳粹大屠杀之前已知的犹太民族遭受最大的单一灾难,近60万犹太人被杀。罗马人将该地区的名字从犹大改为巴基斯坦,并从耶路撒冷赶出所有犹太人,耶路撒冷更名埃利亚。

从公元33年耶稣受难开始,基督教的宣讲并不分犹太人和外邦人。基督教本来是典型的犹太教,也相信希伯来圣经是上帝的启示,但与犹太教不一样的是基督教认为圣经故事都在预示耶稣的降临。公元320年首次有军队打着基督教十字架标志作战,君士坦丁大帝皈依基督教,外邦人基督教文化的一种狂热演变成极端反犹情绪。

公元2世纪阿奇瓦是将犹太人口头传统进行系统整合的首位拉比,但被罗马人以剥皮处死。公元四世纪开始人们以他的著作为基础不间断的整理出一部律法和传统的总集,即《塔木德》。Above all, the Talmud was a how-to book for practicing Judaism.

Among the many contributions that the Jewish people have made to world civilization is this idea that what God demands of ordinary human beings is not merely the observance of a ritual or the holding of a particular belief or credo. It’s simply a fierce pursuit of justice

Copyright © 2024-2025 安琪影院 www.539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