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动漫 《茶叶少女》

茶叶少女

类型:动漫大陆2019

主演:内详

导演:内详

剧情介绍

剧情介绍:柯琳在同伴和导师的带领下,穿越五角星的险恶地形和其他茶族的阻挠,找到了千年茶人的遗骸,遇到了传说中的茶精灵。其实千年茶人并没有什么英雄,那就是白茶世家……

大家好,我们是伪摇检验机乐队

1.真正不可抗拒的,是金钱和女人

影片一开头,作为男主角乔杉爱上摇滚乐的初心,作为摇滚精神导师出现的破吉他乐队登场。你可以在破吉他乐队上看见唐朝乐队(外形风格气质)或者beyond乐队(精神导师、摇滚初心)的影子,但导演找来了宋小宝、王小利这帮人来演,一张嘴还是那套二人转风格的耍宝。作为笑料出现。

他们备受追捧,是因为他们为家乡争了光。而在童年胡亮的演讲里,他也想像破吉他乐队一样“为家乡争光”——从一开始便不难看出,相对于摇滚乐,角色还是创作者其实更看重“争光(屌丝逆袭)”。或者说,利用他们的爱好和事业为阶梯,完成阶级跨越,戏里戏外,这都是大鹏一贯的主题。可“争光”这事儿,你玩儿摇滚乐还是成为王石,都能实现。以此为人物驱动力,缝纫机乐队到底比丁建国她爸那个房地产商高尚到哪里去了?只不过包裹了梦想的糖衣,野心便不那么吃相难看罢了。

行,那么抛开人物动机和内在逻辑问题,破吉他乐队的音乐本身是不是有感染力呢?他们在舞台上穿铆钉皮夹克,嘶吼,甩着迪克牛仔式长发,他们的形象完美契合一个摇滚乐手的刻板印象,一丁点儿都没有越过。

他们的歌词反复唱着“金钱、女人、心爱、是不可抗拒的”……

哦。

2. 流行歌曲啊

大鹏带的那个红绿灯哥仨,不想来偶像组合那一套,叛逆,有理想不妥协,想玩儿摇滚乐,趁经纪人大鹏不在不好好练舞,要排练。哥仨用什么体现他们摇滚呢?长发,文身,不挣钱。

可是摇滚乐早不是树村那会儿了,高虎谢天笑不都和你大鹏这路人搞合作了吗?还要消费20年前的摇滚乐手的形象?可能因为大鹏们也就只认识这些功成名就、干吃老本的所谓“摇滚老炮”,创作生命力尚在延续的真正的摇滚音乐人,大鹏们不了解也不关心吧。

问题是你们摆出了搞摇滚的pose,唱的歌都是流行歌曲啊?

不止红绿灯三兄弟唱的是流行歌曲,缝纫机乐队唱的一样也是流行歌曲啊!

乔杉演一个视摇滚为生命的人,他组乐队、办演出、保卫大吉他……可是在音乐本身呢?就写出两句歌。你有这功夫整这些没有用的,咋没工夫写写歌呢?!!!!!!!!!!!!!!!!!!!!!!!!!!!!!(这句划重点!!!)

自己不好好写歌,一个雕塑被拆了就供起来竖个“摇滚已死”的牌子?你这到底是热爱音乐本身,还是热爱“大吉他”啊?

然后电影是这么在细节上体现乔杉在生活中非常热爱音乐的——洗澡时忘情唱刘欢;洗澡时大声外放那首“nononononno”的迪厅歌曲……几乎就这俩情节。这他妈跟摇滚乐有半毛钱关系吗?你镜子上糊的那些thewho大门乐队还是sex pistol的贴纸是淘宝买的随机福袋吧?你奉为神明的那些摇滚巨星,合着就认识个黄家驹?

行,你音乐不行,行事作风摇滚也成啊。前面乔杉接大鹏回家的时候,大鹏嫌你家里乱,你还说,摇滚乐,玩儿的就是个脏范儿,怎么后来面试乐手时看见娜扎和炸药,就说人家“一个拄拐一个破衣啰嗦组乐队还是丐帮文工团”,还嫌弃娜扎“喝大酒的喝大酒”了呢?这是精神分裂啊……

也可能是因为乔杉的女神是柳岩吧。

一个视摇滚为生命的人,把最牛逼的吉他比作“吉他中的柳岩”,我看这乐手也是白当了。

感觉全片摇滚的行为,就是范伟老师拿秋裤抵投资了。

退一万步说,组乐队我就是纯搞流行歌也没毛病。问题在于又当又立——你不能用流行歌曲围剿观众的同时,又打着摇滚精神的旗号卖人设卖情怀。特别是为了制造笑点而丑化摇滚乐手,把摇滚乐当马戏团,把乐手当猴耍。

3. 不服

娜扎跟乔杉谈恋爱就是“献爱心”(发财总的台词),亲大鹏就不是了???

行,娜扎不看脸就算了,去各单位演出那段,那么多中年大妈,凭什么放过炸药一个小鲜肉,去摸大鹏大腿?

大鹏老师,强行往自己脸上贴金也要讲基本法啊。

4.假高潮

没看懂?消防车大战当真不是在强行假高潮?最大的bug在于既然建国总在,发财总为啥还要打人?

啥意思,建国总说话不好使呗?

更别提下一个段落,电影中的真·假高潮:在大吉他遗址开演唱会直接“致敬”网络病毒视频了。怎么着,欺负大陆观众没看过“千人乐队合奏涅槃《 Smells Like Teen Spirit》”?

随手甩个链接不用谢: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8279633/

重点是,消防车大战怎么搞定的?

一个一直强调摇滚精神,打着杂牌军宣扬草根精神的底层乐队,危机关头还是靠有权有势的长辈——建国爹和希希妈来平事儿。给力的不是他们的摇滚精神,是建国爹的“有人儿”和希希妈的拳头啊。

对,大鹏们还是难掩对建国她爹这类人的认同和臣服。

如果说这片子里真正名利双收的人生赢家是谁?毫无疑问就是建国她爹。年轻时搞乐队有情怀,老了功成名就有权有势;影片结尾支持女儿追逐梦想和女儿和解,替女儿平了消防车大战还他妈当了回英雄!最让人细思极恐的是,电影结尾都“燃到自焚了”,可赢的还是房地产商啊朋友们!他们最终还是拿下这块儿地皮了啊你们都在那块瞎傻乐呵什么呢?

强拆头子最后成了此片最道义的一个文明人儿。这种对建国爹全方位的认同说明这片子最终歌颂的还是这类人!说白了就是歌颂钱。没看出来梦想到底有多了不起,能赚大钱才是坐收名利的前提。

这种歌颂多半是创作者下意识的了,属于跪长了就不会站的那种,一不小心就泄露了马脚。

5.对中国摇滚乐最大的贡献

中国人拍摇滚乐一大俗,就是非得把摇滚乐和成功人士二元对立。一个房地产商一定是放弃了摇滚乐才走上发家致富的康庄大道,但凡出现一个摇滚乐手,人设就都是一个套路的,看都不用往下看了,感谢大鹏们,在他们的努力下,满大街的普通群众都知道了,摇滚乐手就是跟可笑的失败者划等号,音乐穷三代摇滚毁一生。

对,《缝纫机乐队》对中国摇滚乐的贡献,就是大大的强化了主流对摇滚乐手都是“长发嘶吼、穷逼社会底层loser、神经病瞎逼作……”的偏见。

大鹏不是玩儿乐队出身吗?照理说不应该把摇滚乐手这类人呈现到这种扁平得近乎丑化的地步啊。

但这也不难理解。始终觉得大鹏是个实在人(无贬义或者讽刺),他可能很务实,对身边的工作伙伴仗义,对工作本身踏实努力,但这些并不妨碍电影还是摇滚乐,只是他们跃升阶级、屌丝逆袭的工具。哪怕这种“利用”甚至是他们无意识的。因为是工具,所以没法儿动人。贩卖情怀是好用,但这一次还能不能起效还真不好说——如果你们把那些对摇滚乐有情怀的群体作为你们的消费者,那么真正的摇滚乐迷,是不可能喜欢这种把摇滚乐手都拍成了杀马特的电影的。

——————————我是怕被打的分割线------------------------------------------------------

别问我为什么披马甲。

还真没想到,大鹏们居然先于总局,开始剥夺人们自由发声的权利了。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24-2025 安琪影院 www.539m.com